第75章 天子驾崩(2 / 2)
无非是想着能有机会让大皇子登上皇位罢了,如今子少母壮,她难道要效仿太皇太后那样临朝听政嘛?
她脑中突然闪过一个人影。
越容因缩回伸向遗诏的手看向她,但是仍然用身体拦着。
既然姐姐不赞同本宫,那么不如这样让其他人来亲自打开皇上的遗诏,既然要求是皇室宗亲,那么非陈王殿下莫属了。
柳贵妃看她坦然自若的样子,也毫不示弱的冷哼:那便等陈王殿下前来。
众人焦灼的等待朝臣入宫,柳贵妃也沉默了下来,看着皇上,她嚣张的气焰也颓败了下来,艳丽的眼眸也忍不住红了一圈,像一只落败的孔雀。
即便还在和越氏争锋相对,可是此时此刻,她还是为天子离去的事实伤怀不已。
陈王和众朝臣匆匆赶到养心殿时,已经是半刻钟之后,陈王殿下首当其中赶来,李郑焦灼的看向他。
众人都清楚的很,皇上的遗诏还需要陈王殿下来宣读最合适。
陈王殿下静静拿起遗诏,看向眼前的众人,率先看了遍遗诏的内容,随即开口:皇上生前确实在其写明由谁继承大统,本王会不缺一字的宣读,诸位放心便是。
即便已经封了太子,可是中朝臣仍旧窃窃私语开始怀疑皇上会不会改变选择,毕竟太子昏庸无能。而大皇子格外聪颖。
周承之赶来时面色忐忑,看着毫无生机的周元鹤,被簇拥到最前方,眸子含泪,迷茫之中还带了点不知所措。
皇上属意继承给谁,而天子年幼如何执政,这些问题让在场的气氛剑拔弩张了起来,众人各怀心思,面上沉默不言。
所有人跪下听皇上遗诏。陈王殿下宏伟的声音顺着从高到低传来,所有人连忙匍匐在地。
由太子继承大统。
第一句话说出来,在场的太子派朝臣都松了口气,尤其是周承之缓缓的抬头,小脸上含了激动之意,自己如今竟然是天子了,是这天下最尊贵存在!
小小的人儿如何能遮得住激动的神色,瞬间脸上出现了高傲傲慢的神色,然而陈王殿下却没有停止,而是继续往后念着。
第二条遗诏提到了废除宫中无子妃嫔殉葬的传统,在场的低位嫔妃皆感阶梯零的跪地叩谢皇上圣恩。
提到了宫中妃嫔皆封为太妃,而贵妃之位的两位贵妃则封为贵太妃,移居到上阳行宫。
成年的皇子可继续留在宫中的上书房读书,可每周可探望两次母妃,莫非直到成年后皇子出宫开府。
唯一的特例便是四皇子,念及四皇子刚出生离不开生母,因此周元鹤特意准许四皇子随母妃一起移居上阳行宫,待到要上学的年纪,可以回到宫中的上书房读书。
周元鹤安排的如此妥当,越容因连忙跪下,即便是余生不能继续留在宫中,可是若是有腓腓相伴,那么自己的余生也足够平安温和,她的心里不由的对周元鹤再多了一份无言的感激。
柳贵妃见局势已定,心中不甘心的怒火熊熊燃烧起来,她再也忍不住,于是抬起头来看向李郑,语气丝毫不加掩饰:如今李公公说这是皇上生前写的遗诏,难道就是真的吗?如何证明这是真?
被柳贵妃的话问的一愣,李郑随即哭丧着脸,嗓子哑着回复:贵妃娘娘难道不相信奴才吗?可...这上面盖着的是龙章,这字也是皇上的字迹,奴才可写不出来这龙飞凤舞的字。再者东宫早就在出生时就立下,奴才哪敢违背。即便是没有遗诏,这天子之位也是属于东宫。
陈王见柳贵妃丝毫不服从遗诏,连忙看向她怒斥:娘娘,不如今该称太贵妃了。皇上驾崩,您作为太妃,没有权利质疑皇上的遗诏。如今东宫已是天子,你也该尊重一下天子才是。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周承之的身上,他的脸上逐渐抬起露出了倨傲的神色。
陈王见新任天子丝毫不掩饰,看起来轻浮无比,不由的皱起眉头,继续说着:如今天子年幼,该有人辅佐。丞相和阮青微分立左右相,辅佐天子政务,封陈王为摄政王辅佐天子处理朝政与外交之事,有违者格杀勿论,太皇太后仍负责管后宫之事,直到皇帝娶妻。
皇帝如此安排,既保全了天子的安全,又避免了外戚的存在,如此一举两得。
所有人与皇上做着最后的一一道别,朝臣出宫在家里守灵,其他皇室在宫中替天子守灵。
下午时分,越容因外出出恭时却被陈王喊住。
见到很有可能是自己生父的中年男子,越容因的面上闪过一丝不自然的神色,可是眼底却带了点亲切之意,看着陈王殿下眼底带着轻柔,她到底还是软下了心肠,微微福身:太皇太后忽然晕倒养病,宫里多亏陈王殿下主持大局,请受本宫一拜。
陈王摇摇头,看着面前柔弱苍白的女子,心里闪过一丝不忍和愧疚,到底没有再多说什么。
上阳行宫虽然远离皇城,但是清幽安静,若是娘娘缺什么,尽管送信到陈王府上,本王一定会建议满足娘娘和四皇子的需求,
看着越容因怀中酣睡的腓腓,陈王眼里闪过万般柔情,握了握孩子的小手,对方也突然醒来,乖巧的回了他个咿咿呀呀的微笑。
娘娘得多考虑四皇子,好好照顾自己才是。
这些笨拙的安慰让越容因难得心里有了一丝暖流,随即她突然想到太皇太后这个威胁,然后看着面前关切的面孔,犹豫再三还是说出了自己的请求:不知本宫可否拜托陈王殿下一件事?
陈王立刻点头:娘娘要有什么事本王能做的,必将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女子眸色真挚:按理说皇上一个月的丧仪结束后,本宫与其他姐妹才可以共同前往上阳行宫。只是本宫如今每时每分看到白布,想到皇上离去就会感觉到莫大的难受。本宫想着七日后,皇上的棺柩抬到帝陵时,本宫想守陵一月。
见她神情哀戚,陈王想也没想连忙点头:虽然宫规森严,可是娘娘的心向着皇上,想来宫中也无人会阻拦。本王当时会特地安排好人在路上护送娘娘前往帝陵,待一月守陵完后再送娘娘前往上阳行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