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六出萨卡利亚」其一·扛鼎之势·下·首战结束(1 / 2)
西部战场,左军。
校尉王德急忙走下木质塔楼,双脚在木质的楼梯间发出咚咚、踏踏的声音。
楼下的地面也一样,都是跑步声。
那些穿着锁子甲的弩手共266人,很快集结完毕。
很快,几个百夫长和亲兵凑到王德面前,看着他等待命令。
王德左右扫视:“前方已传来消息,敌军先锋已经抵达前哨!
我部防区从南向北两个据点。
最南侧仅木质单层栅栏,用作预警和逐步阻击,
重点防御还是得看我们现在所在的营寨。
我部2个步兵营在前哨,其余三个营在这儿。
我决定、弩手营和一个步兵营随我增援前哨。
剩余一个步兵务必照看好营寨!”
众百夫长、营长齐齐点头,称:“是!”
“出发!”
前哨据点,是横在山间谷道的一面墙。
谷道最窄处约30米,最宽处约200米。
谷道左右两侧上山的坡度不是太高。
所以木质的栅栏一直延伸到了山上,就是防止敌方登山,绕行,包围。
栅栏前有一条宽5米,深1米的壕沟,是不久之前挖的。
苏莱曼亲领的这支军队的先锋,是一支三千人的突厥步弓军,由格尔米杨埃米尔统帅。
此时壕沟上被铺设了一些木板,士兵们提着盾牌,格尔米杨正在远处看着:“停止射击!”
士兵们传呼着军令:“停止射击!”
突厥弓手随即停下。
格尔米杨骑在马上,要看看这小小前哨,如何抵挡他2000步兵的冲击。
“奇怪,对方竟然没有箭矢还击,没弓手还守个屁?”
显然,接下来的画面,让他不得不收回这句话。
“杀!”突厥人举着盾牌,踩在架设的木板上,他们快速抵达3米高的木质栅栏下。
很快,后面几排的士兵将梯子、台阶丢在栅栏下。
据点守军军官感觉对到敌方的箭雨停止,悄悄撤下盾牌,这才发现对方停止射击(防误伤),准备攻墙了。
“掩护,新兵给我砸!”
守军起身,一名熟练步兵举着盾牌,掩护着一名新兵。
新兵双手握持3米长的木杆,木杆头上绑着重物。
突厥士兵惊呼:“小心!”
长杆简易锤砸下,砰!
重力势能加速,让其落下时达到较高速度。
敌方突厥步兵举起盾牌,而盾牌的上沿被长杆打到,巨力让其左手持不住,下落。
而锤头正中他的脑袋。
“啊...”
“注意!抬高盾牌!”
那些台阶和梯子组成了一共20个窄通道。突厥士兵们两人一排,举起盾牌,拾阶而上。
接口处两名守军持盾,一名守军持矛,三名新兵在两侧砸。
眼看对方抬高盾牌,持矛步兵抓紧机会,一个劲儿的刺他们的下体。
敌军有效作战宽度为2人,我军有效作战宽度为6人。
表面上是600:3000的差距。
其实实际战斗是600:200。
“嗯?这是哪支军队?”格尔米杨愣了一愣,没想到自己的部队在第一次交锋之中,就有100名伤亡:“弓手抵进掩护!”
“是!”
突厥弓手靠近,让持盾老兵必须分出更多人保护新兵。再加上新搭建中的台阶和梯子持续增加,守军3:1的优势不断下滑。
战斗持续进行了10分钟,守军作战序列严谨,毫无破绽。
“换。”格尔米杨一声令下,前头的800士兵有序从两侧撤下,生力军上。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自己人永远都是满体力,这也是人多的优势。
又过了10分钟,王德赶到。
“弓手抵这么近?!”他在木质栅栏上往下看。
眼看一支军旗上了栅栏,格尔米杨眼睛一眯,抬起手。
然而还未等他下令,王德先攻一步:“弩手掩护我军,打击敌方弓手!”
堂堂、堂堂、那些劲弩比突厥人的弓要硬,递进的水平射击中,初速非常快。
“啊——!”“呃啊....”“撤退!”
格尔米杨意识到敌方援助来了,于是再度下令:“弓手撤回,再调1000人往左右,配合弓手往两侧山上摸,我就不信他们这点人,能守这么宽的区域。”
确实,左军前哨根本没这么多人防护。
那些突厥士兵爬上坡,用撬棍,铲子,锯子等东西挖掘破坏栅栏。
据点守军没法做到每个地方都有人,他们在两侧山上只有小股部队流动防御。
眼看对方在这里破坏了,他们就从栅栏上跑到这里来,对着墙下突厥人一顿打。那边来人了,就赶去那边防御。好在之前突厥人在山上的进攻不激烈,守军可以勉强维持。
现在敌军人派的多了,守军军力显得捉襟见肘。
很快,左侧山坡的一处栅栏被破坏。
“快!从缺口处进去!”格尔米杨亲自策马前往左侧,连带大军也都往左侧靠。
“糟了,校尉!”副官拉住王德:“山上被突破了。”
“知道了,按计划有序撤退。”
“有序撤退!”
“撤退!”
呜~
士兵们纷纷撤下城墙,呈100人、100人的规整次序撤退。
“这就跑了!?”格尔米杨:“给我追!亲卫骑兵也追!”
“是!埃米尔!”
王德四个营,12个百人队,撤退还是轻松的。
眼看敌方追击不舍,还想扩大战果,只能说属实是稻秆敲锣、想的美。
这条谷道宽的地方有两百米,但总是有窄的地方的。
“弓手殿后,打击面展开。”王德率军抵达窄处时,命令260多弓手一半在左一半在右,留出中间20米的距离给友军通过。
其余9个百人队进入后,在王德的安排下每隔一定距离列阵:盾、矛、刀,三三组合。
敌军追来时,距离很近,王德大吼一声:“发!”
堂堂堂,弩臂展开,给对方冲击中的步兵列阵造成了100多伤亡,随即对方微微混乱,速度下降。
显然是有点愣住了,没反应过来。
这种小战场、战术细节,非常考验百夫长、营长这样的中低级军官的战术指挥能力。
正如之前说的,左千山的尼西亚军、操演程度非常高,中低级军官战术指挥能力,也算是东罗马地区第一梯队的了。
“撤!”王德带着弩兵立刻撤到下一排步兵之后,开始上弦。
很快,追兵与第一阻击线列的步兵碰上,双方互相杀伤一些。然后第一阻击线列的步兵撤下,直插我军军阵,一路返回营寨再不回头。
此时,弩手再度完成上弦。
弩手射击、后撤至第二阻击线列后。
第二阻击线列微微阻击后,撤退,回家。
弩手再射击、再后撤至第三阻击线列后。
第三阻击线列微微阻击后,撤退,回家。
弩手再射击、再后撤至第四阻击线列后。
这个循环,一共有五个。王德的临时指战能力可见一斑。
追兵在经过两次杀伤后,头部组织已经丧失组织度,两百多人的伤亡,让他们不得不停下来休整,让后方追击部队上。
此时,格尔米杨的骑兵到了,他们看着撤在两旁的步兵大声呵斥:“谁让你们停下的!”
士兵们带着伤站起来,委屈巴巴:“大人,我...我们的百夫长中箭了...不得不停下来...”
“啧...”骑手叹了一声,一扬马鞭:“后续部队上,骑手随我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