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见过庄先生(2 / 2)
在众人眼中,现在的李睿已经不是刚才那个温文尔雅的如玉君子,此刻呈现在众人面前的就是一个杀伐果断的大将军、是一个剑出如雪的江湖侠客。
反正,看上去不像一个文人,像极了一个武夫。
顷刻之间,李睿已经一挥而就。这次李睿写得过瘾,亲自提上了自己的号:北宁散人。
在李睿书写诗词的同时,大家都在静心观摩,只有欧阳希一人在旁边低声地诵读,李睿的一首诗写完,欧阳希也完整地读了一遍。
虽然现场的人,除了李睿以外,没人搞得清楚,这首诗里面描写的那些人或者事是什么意思?但整首诗的韵律和其中包含的杀气已经是呼之欲出。
若要是有人说这不是一首战诗,恐怕天下读书人都不会答应。
“我说,北宁散人,你这个是里面的这几个人名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呀?”有着不懂就问好习惯的利明兰,用手指着诗里面的几个地方问李睿。
李睿顺着利明兰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原来她手指向的都是“朱亥”、“侯嬴”等几个典故中的人物。在看到欧阳希和陈寿亭两人也是一脸的茫然模样,很显然他们也都不知道这些典故。
只是他们没有利明兰敞亮,碍于面子,没有做到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李睿哈哈一笑,对利明兰说:
“这是我在古书里看到的几个典故,可能只有知道了这些典故的意思,才能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想表达的意思。”
于是李睿不厌其烦地向在场的三人详细的解释了诗词中人名字所表达的典故以及所含的意思。
半小时后,陈寿亭由衷地赞叹:
“二郎啊,确实要知道这些典故后才能更好地理解你这首诗所包含的意思。只是这些典故我们都没有听过。恐怕在不知道这些典故的人看这首诗,却也未必知道这诗的高妙之处。”
别看利明兰年纪不大,头脑却是极为灵活,马上就想出了一个办法:
“有道理的,那我建议一个办法,在这诗后面,把几个典故所表达的意思写下来。就算是阅读这首诗的参考资料。”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小丫头不错,有头脑。”李睿在表扬利明兰,手也无意识地去揉了一下小丫头的头。
“切,装大人。”
利明兰一把打开了李睿的手,脸上虽然没有什么反应,可是要是熟悉利明兰的人从后面看过去,就会发现这小丫头却是连耳根后面都红透了。
李睿把十岁的利明兰当做不懂事的小孩子,一口一个小丫头的叫着,这在上个世界是没有问题的,毕竟十岁大,也就是最多小学四年级左右,不是个小孩子是什么?
可是在这个女孩十四、五岁就能嫁人的世界中,各种长辈的教诲和规矩的束缚,反倒是让十岁的女孩已经懂事,知道男女之妨了。
所以,利明兰才对李睿的“摸头杀”有着这么大的反应。
“不如就由庄某代替先生来写这个参考资料如何?”
随着声音,从花厅转角处走出一个中老年人随着花厅中的几人捻须微笑。
也不知他在那里站了多久,但就凭他说出“参考资料”几个字,想必也是听到了事情的整个过程。
只见此人,宽服博袖,一副大儒的装逼样子。
李睿就知道麻烦了,这人估计又是一个杀不得的。
先来一个利明兰杀不得,现在又来一个装逼的老头,估计也动不得,他只是想替姐夫“养望”,从而在乡试中有个好名次,怎么就这么难呢?
果然,利明兰在初见此人的惊奇以后,立即就对着眼前自称庄某的人行礼:
“明兰见过庄先生。先生怎么也过来了?”
“呵呵,就准你这个小机灵鬼摸过来看看,就不准我这个老头子也过来碰碰运气?”庄先生一扫刚才在利墨兰面前的装逼模样,非常和蔼地对利明兰说着。
听到了两人的对话,和李睿想灭口而不得的遗憾不同,欧阳希和陈寿亭两人立即兴奋了起来。这庄先生是什么人,那可是北地儒家泰斗,整个大景国有数的儒学大家。
“晚辈陈寿亭(欧阳希),见过庄先生。不知道庄先生在此,我等怠慢了。”
当下,两人立即向庄先生拱手鞠躬行礼,口称晚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