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政令不出州郡城(2 / 2)
总之是无所不用其极,手段不一而足,结果都是一样。
整个被垣国占领的幽云二州,县级以下,包括大多数县城都成为了“铁军”的地盘。而管理粗陋的垣国高官和贵族却对此一无所知。
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后,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和权益,各种热情被充分激发。特别是在被垣国占领的区域,老百姓受够了“劣等人”的待遇,早就忍无可忍了。
半年时间后,“铁军”稳固了基层发展后,就开始大规模征兵。
在李睿稍稍引导一下老百姓的热情以后,幽云二州出现了青壮农民踊跃“参加“铁军”、保卫家园”的热潮。
想想,一个州就是九郡六十三县,能征召多少士兵?
哪怕一个县只招收一千士兵,那就是六万三千人。
而此时,“铁军”占据的可是幽云二个州,所以到李睿需要用兵的时候,饱经磨难的幽云二州就是李睿兵源的有力支撑。
整个绍熙四年,垣国和大景的国战,因为双方都觉得没有准备充分而没有来的及展开。
而幽云二州除了两个州城和十八个郡城外,其他广袤土地的主人都逐渐改姓李,垣国政令已经出不了郡城和州城。
当然,垣国在州城和郡城周边还是囤积有大量的军队。
其实,若不是有这些囤积在州城和郡城附近的垣国铁骑存在,“铁军”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实力,过早的和垣军的铁骑硬怼上,早就通过各种手段拿下郡城了。
到了这个程度,垣国的贵族和官僚们也隐隐觉得事情有些不对了,但是却不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州牧大老爷以上的贵族官僚的感觉还不是很明显,可各个郡的郡守大老爷们的感受就不好了。
虽然,每个县都在按垣国制定的规矩,按时上缴税收和粮草,其他各种朝贡也都在严格输送,可是,郡守老爷们就是感觉现在有点什么不对。
其中,郡守老大人们感受最深的不对就是,没有县令来拍自己的马屁了。或许,这才是人性中最敏感的地方。
也只有这点才能让郡守老爷们发觉事情不对劲。
大家当官可不都是为了求财吗?
为了有一个稳定发财的位置,贿赂上官就是必须要做的常规动作。而“铁军”所属人员,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是按照垣国制定的规矩完成既定动作,缺少了逢迎和溜须拍马。
短时间,以马背上得天下的垣国糙汉子习气还可以圆的过去,但你都在县令的位置上都干了一年了,还不会这一套,不来孝敬上官,那就说不过去了。
于是,幽云二州的郡守老爷们不由自主的在新的一年到来后,发起了巡视县城的行动。
他们要看看这些不会拍马屁,不给自己送礼的头铁县令是个什么情况?说不得,还会有杀鸡儆猴的动作出现。
不得不说这些郡守老爷们的巡查行动在某种程度上打乱了李睿的长期发展计划。
好在,暗组给力,这郡守大老爷巡查行为早就被汇报回了李睿的耳中,自然,参谋部就会有相对应的措施。
大景绍熙五年,三月初三,宁州北宁城“缘来楼”顶层包厢。
李睿正在召开军事会议。
此时的北宁城,李睿就是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经过两年的渗透和发展,北宁城城防军中有八成都是“铁军”士兵充当;郡守府中的差役也是有八成是“小刀会”和“斧头帮”两个帮派的成员。
换句话说,若是李睿此时心情不好,一声令下,北宁郡城就会换主人。而这种情况在宁州九郡中已经是一种普遍的情况。
宁州城还好一点,毕竟有州牧在,李睿还是给了这个封疆大吏一点面子,并没有完全控制宁州城的军政。
至于那九个郡城,基本上就和宁州城差不多,城防军被“铁军”实控,衙门的差役被当地帮派实控。
而当地帮派的上面就是朱金炫派出去的各种“顾问”在实际控制。
所以,就造成一种局面,实际上在整个宁州,李睿就没有哪里不能去,没有什么地方是不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