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涿郡郡守降明(1 / 2)
“你又是个什么官?可别说你是开源县令啊。”
“下官,涿郡郡守刘洪。”刘洪知道,自己就算是回去了垣国的势力中,也是一个死。
不为别的,就他和耶律齐在一起,耶律齐死了,而他却活着,这在大贵族眼中,刘洪就是死罪。
开玩笑,上官死了,你作为下属还活着,你不是护主不利是什么?所以,按照垣国的军法,要是千夫长死了,你这个千户里面的所有士兵都是死罪。
以此类推,耶律齐死了后,这刘洪就是死罪难逃。
因此,对垣国战士的战斗力有着盲目信心的刘洪知道自己完了。
眼前这些人最多只是一些乌合之众,怎么能抵抗的了垣国大军的进攻?
完全丧失回到垣国希望的刘洪在强大的求生意志驱动下,已经把“明军”当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
因此,“明军”战士问什么他就说什么,甚至主动积极的把“明军”战士没有询问到的五千垣国士兵的配置都一一交代得清清楚楚,那配合的叫一个积极顺从。
二十分钟后,已经审问得差不多了以后,看到眼前的郡守大人对自己的审问如此配合,排长再也忍不住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刘洪,你是垣国一郡之守,怎么对我们这么积极?”
“哎,你们不知道,眼前这州牧大人死了,我回去也是死路一条,看贵军三个人就能抵挡十几个训练有素的州牧府护卫,我就是押宝你们能打赢那五千人,而且能看在我提供了情报的份上,不杀我而已。”
二十分钟,已经足够刘洪完全冷静下来。
本来就是郡守的刘洪自然也不是简单的人物,不然也轮不到他这个祖上其实也是大景人的家伙担任郡守一职。
冷静下来后,对排长的询问就不再遮遮掩掩,而是凭着本心去回答。因为刘洪发现,周围出现的士兵纪律性特别强,而且那种能远距离射杀奔马的手弩,这个部队里面的士兵几乎是人手一台。
这就让刘洪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一点点希望。
既然有了希望,他自然也是尽自己的全力,试图抓住。以他多年的为官经验,不难看出,眼前这批士兵级别并不高,但他们却格外的淳朴,自然也格外的讨厌被人欺骗。
由此,就可以理解,那叫做排长的家伙,一言不合就砍了耶律齐的脑袋这件事情了。他们对敌人的欺骗是零容忍。
所以,当排长问刘洪为什么有问必答,而且还主动配合的时候,刘洪就老老实实地说,自己是看中了对方的实力,希望他们可以对抗垣军的进攻,不让垣军把自己抢回去,意图保住自己的性命。
“好,既然你做出了选择,那我们必然不会让你失望。”排长立即接受了刘洪的好意。
不开玩笑地说,这是明军有史以来抓到的级别最高的俘虏,也是有意投靠明军的级别最高的垣国官员。
排长自然是知道奇货可居的道理。
审讯的这二十分钟,再加上前面战斗的四十多分钟,也就是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战争的走向就发展到了另外一个方向。
“排长,连部命令。”一个战士走过来,递给了排长一个纸条。
“兄弟们,前面情况已经探明,确实有五千垣兵,其中垣国铁骑一千,幽州降兵中的步兵四千。连部命令我们用游击战的形式拖住敌人三个小时,我们分散在周围各乡镇的部队就能集结起来一个营。
总之,我们拖的时间越长,我们能集结起来的人就越多。”
对自己的士兵做完任务传达和简单的动员以后,排长对着刘洪说:
“你既然想让我们不杀你,你就要体现价值,你倒是说说,有什么办法可以拖住垣军几个小时?”
刘洪此时也毫无违和感地转换了一个身份,从垣国官吏变成对付垣国战士的智囊。
琢磨了一下措辞后,刘洪客气地说:
“这位排长大人,我倒是有个建议,供您参考一下。”
刘洪也不知道这排长是个什么官职,反正看这排长管着好些士兵,想必一定是一个官职,所以他就这么“排长大人”地称呼起来。
“不用叫排长大人,你不是我的兵,叫我杨排长就好。”
“是,杨排长,你的士兵要是只有眼前的这十几人,我建议还是不要正面作战。
建议你们避开正面,绕道这支五千人军队的后方,烧掉他们的粮草。他们行军速度自然也就慢了下来,也就达到迟滞的作用了。”
“这不是你们州牧的军队吗?难道不用各地郡县提供粮草吗?”杨排长觉得这是不是有点不靠谱?这可是州牧在自己地盘内行动,会出现粮草补给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