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九州鼎?(2 / 2)
一部《史记》已经是传奇着作,也就五十来万字,而根据西方历史书记载,亚里士多德的着作非常丰富,据传他一共写过100多部着作,上千万字,但流传下来的只有47本,大约300余万字。
我的妈!真能吹。
关键还很多人信了。
根本不符合逻辑呀!
一千多万字,即便是今天很多的网络作家,都得说一声“牛逼”,甘拜下风。
“那倒是。”沈世杰没有反驳。
除了汉代的那部分,《史记》里面关于以前的历史,有些可能是通过以前的记载证实过,但大多估计也是道听途说,确实还需要考证。
“《汉书》上的记载又不一样,九鼎沉没在泗水之中。”楚健说道。
泗水是从东向西流的,与境内其他河流不太一样,但是九鼎是在周天子的王宫储存的,当时在河南洛阳的,是怎么跑到山东去的?
有人猜测汉书的记载是为了突出刘邦,因为刘邦是泗水亭长,九鼎没入泗水,暗示着刘邦将夺取天下,这应该是恭维的写法。
另外,《战国策》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是说秦国要夺周王的九鼎,周天子求救于齐国,有个叫颜率的周人鼓动齐国救援周天子,答应事成之后送九鼎给齐国。
齐国果然帮助了周天子,事成之后索要九鼎,结果周天子不想给,颜率以各种理由忽悠齐国,最终也没有给成。
楚健接着说:“大多数证据都指明九州鼎是在秦朝遗失的,这一点应该没什么好说的,可能也正是如此,秦始皇才弄出个传国玉玺来,代替九州鼎。”
“所以这有可能是九州鼎吗?”陈将军现在最关心的是他这尊宝鼎是不是九州鼎。
沈世杰:“应该不是吧?《左传》中说夏禹把当时全国的名山大川、地理位置独特的地方以及天下奇怪的东西,全部制作成图册,然后让工匠在铸鼎时将这些图册仿制在鼎上。
但这尊宝鼎……”
周身光秃秃的,啥也没有,不像是传说中的九州鼎。
然而,沈世杰想到这尊宝鼎修复过,楚哥还说那是有人故意弄成这样的,他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都面目全非了,还怎么证实这是九州鼎?
很难呀!
“如果真是九州鼎,那真是太可惜了。”沈世杰语气遗憾道。
要知道,那可是九州鼎呀!跟传国玉玺一个级别的存在,被弄成这副模样,不可惜吗?
大家目光都看向楚健,想听听他为什么觉得这是九州鼎。
总不能无凭无据吧?
那也不是楚健的风格。
最了解楚健的沈世杰很清楚,肯定是楚哥发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