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豁鼻山秦把头(2 / 2)
叫醒唐巍的不是鸡叫,而是军队整齐划一的跑操口号。
“驱除元鞑,恢复汉家。收拾山河,壮我华夏!”
“驱除元鞑,恢复汉家。收拾山河,壮我华夏!”
……
等到大部队的人跑过一半的时候,唐巍也起来加入了军队的跑操。
十天后。
朱元璋站在一侧,看着士气高涨的队伍,不禁感叹道,“阿弟的法子还真的不错!”
唐巍走过去道,“什么事让兄长这样高兴呢?”
“阿弟,你看看这气势,这精气神,咱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反正看着就一个字,爽!”
“咱看着是真高兴,心底里是真得劲!”朱元璋拍拍唐巍,指向操练的军队道,“阿弟,你肚子墨水多,你说说咱这种心情咋形容?”
唐巍想着自己从写计划到被冷落,到拿起剑,再到自己看着眼前这些士兵气吞万里如虎的样子,也不禁感慨万千。
他看着远去的飞扬的尘土,想起了一句话,下意识的说了出来。
“一辈子很短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可这种心情很长,如高山大川、绵延不绝。”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一旁的朱元璋赶紧掏出了自己随身携带的小本本。
朱元璋激动地抓住唐巍的衣襟道,“阿弟,你说的太好了!咱就是这个心情!你再说一遍,咱记下来!”
“一辈子很短,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可这种心情很长,如高山大川、绵延不绝!”
“阿弟,这白驹过隙的隙字咋写?”
“哦!原来是墙角旮旯的缝啊!”
朱元璋记得很认真,顺便把不会的生僻字也都记了下来。
“那白驹过隙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词语说的是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唐巍耐心的解释道。
“原来如此,学到了!咱听了阿弟的解释,真是醍醐灌顶啊!”朱元璋还小小的卖弄了一下。
“哈哈哈!兄长学的很快,醍醐灌顶都知道了,不知道是谁教的?”唐巍好奇着,自己可没教过他,而且这醍醐俩字比隙字更生僻。
“阿弟莫不是忘了,咱之前当过和尚!”朱元璋笑道,“醍醐是什么?是酥油,和尚浇在脑袋说是灌输智慧,是开悟!这是皇觉寺的主持教咱的!”
……
十天后。
豁臂山。
“当家的,你听说了吗?”
“听说啥了?”秦把头正忙着吸溜稀粥。
“那驴牌寨的大帅已经没了,现在接手驴牌寨的是朱元璋,濠州城郭大帅的义子!”
“那又怎么样?还不都一样,搞作威作福那一套?”秦把头不以为然,准备继续喝粥。
“可不一样,那个朱元璋仅凭几十人就收服了三千人马的驴牌寨!”
“什么?”此话一出,秦把头不淡定了,不过很快道,“驴牌寨早已经粮草不足,捏软柿子罢了!”
“可现在驴牌寨粮草不少,而且还天天练兵!”
这时,一人插话道,“你什么意思,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来人砍了他!”
“你滚一边去!”秦把头放下碗,站起来道,“在练兵,而且有粮草?”
“是啊!”
秦把头看着碗里兑水的稀粥道,“你在哪儿看到的?”
“他们每天早上都要跑步,还每日都要操练!我已经在山顶看了好几日了,觉得好奇就去打探才知道的消息。”
“好,那明日你带我去瞧瞧!”秦把头说完,一口把碗里的稀粥吸溜完了。
秦把头望了望四周,自己的豁鼻山跟当日的驴牌寨差不了多少,粮草已经快不够用了。
要不是这十多天稀粥日日兑水,怕是早已经没有可以下锅的粮食了。
他作为豁鼻山的老大,他不得不为跟着自己的兄弟思考未来和出路。
“或许这是个机会!”
“明日,我去瞧瞧这朱元璋到底是何许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