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走水化龙(1 / 2)
第91章 走水化龙
这一刻,无数念头在脑海中波涛汹涌,似有可怕的海浪不断拍打着他的大脑。
方林所念的经文带着神圣的力量进入他的心神之中,一时间这位魔门修士善念丛生。
顷刻间,柳缘已是大汗淋漓,眼神之中更是闪过一丝恐惧。
只是短短一瞬,柳缘便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他神色复杂的环顾了四周一圈,不由的怔怔出神。
“佛门。。。。”柳缘喃喃自语道,对于这个神秘莫测的宗门他内心充满了好奇。
与此同时,方林等人早已赶至其余几个人偶处,只可惜柳缘早就将人偶撤走,整个四方城恢复了平静。
虽然死了一些人,但比起很多城市的满城皆殒还是要幸运多了。
而经历了此事,李奕也正是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开始接受家族。
“两位恩公,还请在此地多待一段时间,我一定好好的一尽地主之谊。”李奕十分诚恳的说道。
对于这两位年岁不大的天人恩公,他的内心充满了感激,若非他们相救,自己早已是一堆白骨,自己一家人的冤屈更是要石沉大海了。
“不必了,我们两人在此地已经逗留了太长时间,也是时候离开了,缘聚缘散自有定数。”方林摇了摇头道。
这一次的游历让他感触颇多,尤其是柳缘的出现更是让他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心灵更加稳固,对于日后突破金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而收获最多的却是赵方杰。
他在李奕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这才一直照顾他,并且将对方视作一面镜子,不断的寻求自身的突破。
效果自然是显而易见,如果说最早的赵方杰锋芒毕露,仿佛一柄出鞘的利剑,无时不刻不在散发出锋利的气息,那么如今的他早已返璞归真,浑身上下看不到半点锋芒,恰似一位邻家少年。
但你若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平和的外表之下隐藏着的是无尽的锐气,只是这些锐气如今被藏在剑鞘之中,等到拔剑之时势必石破天惊。
“你若真有心,那便不要放松修行,替我完善这门剑术,也算是对我的一个交代了。”赵方杰微微叹息的说道。
对于李奕他是寄予厚望的,希望他能够别出心裁,走出一条新的道路来,为这个世界那些没有灵根的凡人开辟出一条大道,至少有轻微的还手之力。
李奕自然听出了赵方杰口中的期盼,他们也曾谈论过这些话题,于是十分郑重的承诺道:“恩公尽管放心,我便是穷其一生之力也要将这剑术完善,发扬光大。”
大仇得报的他自然知道这剑术的玄奥,更是清楚他的危险,经过这么多天的修行,他也有了自己的打算,在剑术这方面,他和赵方杰其实也很像。
不顾李奕的再三挽留,方林和赵方杰再次踏上了游历之路。
这一次他们依旧选择了山林之间,毕竟感悟天地大道,还是需要远离红尘,人多的地方,六欲之气弥漫,时时刻刻侵蚀人心,动摇意志,沾染因果,使得六根不净,六识妄动,难以见心明性。
也只有极少数修行有成的人才会刻意选择这种环境,借助这六欲红尘磨砺心性。
修真界的大自然因为生产力的落后,大部分属于原始的神态,没有人族的干涉,这里的万物野蛮生长着,在天地之间尽情的展示自己的生命力。
离群索居,方林二人也是卸下了心头的烦恼,自由自在的漫步在山野之中。
“真是可惜让那魔头跑了,我很好奇他手中的天机宝物究竟是什么东西。”赵方杰叹息的说道。
如今的他早已走出了失败的阴影,开始恢复自己的心态。
“那家伙太谨慎,又修炼了五毒人偶,更是难杀,不过有金刚经之事,我倒是觉得他早晚要接受自己的命运。”方林却是十分笃定的说道。
见识过桃花公子变化的两人,自然知晓佛门的厉害,哪怕如今只有少许力量降临在了这个世界,但佛门的强大已经展露无遗。
而且六欲神教的教义和功法实在与佛门太过契合,就仿佛是一个走入岔道的佛教宗门。
这样的流派面对佛门时被天然克制,方林甚至有种预感,六欲神教的这些魔头有一个算一个估计未来都是当和尚的命。
反正佛门向来讲究宽大为怀。
不过这样也好,也能从根源上解决六欲神教。
“哈哈,一想到这些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将会被佛法洗礼,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就感觉到十分的滑稽。”赵方杰言语中带着些许嘲笑道。
他向来不理解佛门的理念,恶人放下屠刀便能成佛,那么那些死在他手下的好人又该如何,他们是不是更应该成佛。
作为一名剑仙,他向来都主张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只不过是理念上的不同罢了,佛门所讲放下屠刀,乃是将方下执念,消弭恶念,这种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难比登天,若真能做到,其实也就和桃花公子一个样了,除了皮囊一样,内里却是截然不同。”
方林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对佛门没有那么推崇,也没有那么讨厌,一个理念,一套理论能够大行于世那么便说明的确有过人之处,可以吸引众人学习,逻辑自洽。
在这方面,蓝星的政府一直做得不错,包容兼并,百花齐放。
“那倒也是,我们就拭目以待吧。”
两人边说边走,也不知道翻过了多少座大山,却只见天边乌云滚滚,空气中湿气汇聚,狂风呼啸而过,在山林间卷起阵阵绿涛。
一场暴风雨即将到来。
山雨欲来风满楼,狂风不停的呼啸而过,山林之间更是多出了些许呜咽之声,那是狂风穿过树林发出的声响。
方林两人找了个干燥点山洞,却是抬起头望向了天空。
“这雨有些不对啊。”赵方杰以手搭棚眺望远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