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风华绝代少年郎,南昭战场露锋芒(1 / 2)
边疆很乱,既是江湖与朝堂的对撞,亦是南昭与燕国的战场。
南昭尚武,上一位南昭皇帝膝下无女,又看不上宗室女,只能破格册立皇子为储君,这才有了后来的南昭太子聆痕。
南昭虽以女子为尊,倒也不刻意排斥男子。男子若有真才实学,亦可入朝为官,但需要付出常人数倍的努力。
国风不同,国情不同。
若非如此,也不会有慕容摄政王,更不会有后来的新帝聆痕。
聆痕心狠手辣,手段非常,先帝刚一驾崩,他就通过联姻笼络了一位江湖人士为其所用——奉沧海,五品黄阶高手。
虽然奉沧海不会领兵打仗,更不擅兵法,但自身实力非凡,以一挡百不在话下,这可让徐镜的青鸾军吃尽苦头。
这大半年来,徐镜率军大败慕容摄政王,连下十三城。
话说回来,若南昭上下一心,以慕容摄政王的实力,怎么说也不至于输得如此彻底。
两国开战不久,聆老皇帝就殡天了,南昭内乱不断,战后补给更是时断时续,无论是兵器战马,还是粮草军饷皆供应不足。
而新帝聆痕又对慕容各种打压,补给不够,将士们上饥下饱,饿着肚子上战场,怎么可能打得赢燕国?
久而久之,军中怨言四起。
军心动摇,军魂溃散。
最大的敌人,往往源自内部。面对如此局面,纵然慕容千寻有南昭战神之名,亦无力回天。
虽说徐镜也遭到了苏胜的忌惮,但她好歹有前朝旧人帮衬铺路,南三郡更是其坚不可摧的后盾!
兵马粮草,皆是上乘。
再加上燕国地域辽阔,南北跨度极大,可谓是天高皇帝远。退一万步说,就算苏胜有什么想法,但她真正能对徐镜造成的威胁简直微不足道。
两相对比之下,徐镜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若无外力插手,自然立于不败之地。
奉沧海生于江湖,自持清高,被聆痕封为参将后,更是不把慕容摄政王这个主帅放在眼里。
此次,她更是不顾慕容摄政王劝阻,执意率军攻城。
“踏踏踏!”
二十万铁骑如黑云般直逼黎城,而率领这支军队的主将,正是奉沧海。慕容千寻深知此行凶险,又对聆痕失望透顶,只是带领手下十五万兵马驻守营地,没有参战。
黎城之上,徐镜身姿挺拔,如郁郁长松般傲立墙头。她披着一身银光闪耀的厚重铁铠,头盔下露出的面庞线条刚毅且充满威严。若仔细看去,便能发现她那坚毅的脸庞上沾染着好几处已经干涸的血迹,这些斑驳的血痕不仅没有让她显得狼狈不堪,反而为她增添了几分杀伐之气。
此刻,徐镜那双满是伤痕的手紧紧握住手中的宽刀,眼神锐利如鹰隼,死死盯着远方不断逼近的军队,不自觉将唇瓣抿成一条直线。
黎城本是南昭城池,后被徐镜率兵攻占。
铁壁高墙,易守难攻,再加上城中粮草充足,非常适合打持久战。
徐镜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冷笑。若论单打独斗,她或许不是五品高手奉沧海的对手,但两军对垒,奉沧海绝对不是她的对手。
偌大的南昭,能在军事上对徐镜构成威胁的,唯有慕容摄政王一人。
若非聆痕登基,慕容摄政王腹背受敌,徐镜也没有把握一次次战胜他。
毕竟,慕容千寻现在也是四品黄阶,与她旗鼓相当。
风卷残云,燕字军旗猎猎作响,于城墙之上迎风招展。成千上万青鸾军将士井然有序地出了城门,迅速列好阵势,严阵以待。
对面,则是旌旗蔽日,气势磅礴的南昭大军。
南昭那边,骑在马背上的奉沧海神情傲慢,全然不将眼前这支军队放在眼里。手中马鞭一扬,战鼓霎时擂响,其声势之大,似要震碎云霄。紧接着,她一马当先,率领一支威震天下的黑铁精骑,如疾风骤雨般朝着青鸾军冲杀而来!
刹那间,喊杀声、马蹄声响彻天地,双方将士短兵相接,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就此拉开序幕……
国之战火,无关善恶!
这是国家之间的碰撞,是实力的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