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新青年》初识(2 / 2)
此时蒋峥嵘才发现,张麒灵的书竟然已经换了另一本,书腰上不是毛笔小楷的[终极使用笔记],而是微微褪色的墨蓝钢笔字——[峥嵘回忆録]!
“这,麒灵,你从哪里拿到的?”蒋峥嵘讶异,这本回忆录被他包得严严实实,锁在一个小箱柜里,放在书架的最上面。
一来延缓钢笔字氧化褪色,二来避免小粽子不懂事给他“清理”掉了,每隔一段时间,他会拿出来誊换一遍,补充一些新发生的事件。
张麒灵:“房间里,是你写的。”
蒋峥嵘回答得干脆:“那可不嘛,峥嵘回忆录,当然是哥写的。”
张麒灵翻开回忆录,拿出几张照片,那些照片有他的单人照,也有一群青年人的群像照,还有——
他和蒋峥嵘的双人照片,或一坐一站,他的手搭在蒋峥嵘宽厚的肩膀上,或是蒋峥嵘揽着他的手臂,他的头微微侧向他那一边,还有一张跳舞的照片,蒋峥嵘把他搂在臂弯间,另一只手与他十指相扣……
有冷灰色调的原相,也有那个年代用手工精细上色的彩照,有一些已经褪色斑驳。
照片上的蒋峥嵘有的比现在稍显稚嫩,穿着干净利落的军装,梳着三七分的背头,意气风发,英俊威猛。
有的比现在的他更显沧桑一些,看起来像是四十岁左右的中年时期,身材也更壮硕些,眉峰间少了一些桀骜,多了些深邃稳重……
“这些照片,都是真的。”张麒灵说道,这是一个陈述句,因为以他常年和古董玩奇打交道的经验,鉴别这些近代的旧东西还是绰绰有余。
蒋峥嵘看着那些照片,心底一片温热。
“没错,正如我跟你说的,我们曾经是兄弟,是同窗,是知己,更是……彼此的爱人。”
他们的第一次相遇,是在一家书报店里,张麒灵在店里兼工看店,蒋峥嵘去找一本叫《新青年》的杂志最新刊,而那本书就刚好只剩最后一本,被张麒灵捧在手里读着。
那天下着些小雨,青石板街巷内的空气一片潮湿,临近傍晚,又有些昏暗。
蒋峥嵘一进书店,就看到了彼时清瘦俊逸的青年穿着身中山装,站在柜台后面,在屋顶昏黄色的灯光下,安静恬淡地看着一本书,神情认真沉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