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矛盾(1 / 2)
山霁月这些日子也很恪守本分,一直和观书绝保持距离,她也觉得一直粘着他兴许还要让他不舒服,先晾一晾好了。霍氏也不让她去打扰了,压着她学箜篌琵琶,女儿家多会一些才好说亲。
而镇国公府,因为周氏的宴会办得不错,镇国公已经开始提议让霍氏把一半的管家权利让出去了,霍氏不甘心,要不是观秋水去侯府要了女官来帮衬,周氏能办出个什么花样?
山霁月用不着操心这些,霍氏也不会让她知道,她只用偶尔赴赴宴会,和霍成璎练一练骑射就好。过了新年,霍家的大堂哥就要成婚了,堂嫂是颍川人,之前已经相看过,接到京城来待嫁了。
因为霍家没有女儿,山霁月就在霍夫人的叮嘱下,常常过去陪陈宝瓶说话,陈宝瓶性子很好,不仅会骑射,看账处事样样都很不错。山霁月还和她一起做过擦手的膏子,莹白油润,她自己留了一盒,还赏了巫锦一盒。
陈宝瓶也很喜欢这个小妹妹,知道霍家没有姑娘,所以这个观明月就显得格外尊贵,好在她性子不坏,就是娇气了一些,但是也能理解。
偶然间听到周氏和霍氏的事儿,她只道:“这事情倒是并不难,如果夫人狠心,那就别只交出一半,索性全都让出去。后宅里的事儿,她好意思去请一遭,肯定不好意思次次去问。凡是掌家的事儿,谁不是一天天磨出来的,没人一天就可以摸透了。一大家子人呢,本就一堆事儿,更何况一个国公府,想必你母亲也是上手了许多年才学会的。”
相反镇国公的话,那就是让周氏一点点摸清府里的底细,温水煮青蛙似的,到最后才是最麻烦。只要周氏一开始吃了瘪,府里下人不满,后续掌家之权该回到霍氏手里还是要回到霍氏手里的,
山霁月有些拿不准,毕竟她可没有管过家,但陈宝瓶不一样,她本来就是家中嫡长女,嫁过去也是长媳,自然从小就跟在母亲身边学这些事情了。一个陈府管下来都是一地鸡毛,更何况偌大的国公府。
山霁月道:“我怕权利到了她手里,就要不回来了。”
陈宝瓶却说:“这个你不用担心,她尽数上手国公府的事最少也要一个月,还是她没空闲,一心扑在上面的情况下,但差不多半个月奴才们就会不满了,底下的都是人精,他们出身差,可脑子并不蠢,你等着瞧就是。”
她倒也觉得可以赌一赌,于是回去就和霍氏打量着说了,她倒不是觉得这个点子有多好,而是相信陈宝瓶这个人。
陈宝瓶是很倨傲自负的,她也很精明,所以没有把稳的事她是不会贸然开腔的,宁愿沉默她也不会多说半句话,如今她既然给她出主意,那就不妨试试。
霍氏也照着她的法子和老太太,镇国公说了,以后再有管事来,她就撂挑子不管了,管事连院门都进不去,镇国公也一气之下说她不想管就永远别管。
这样骤然清闲下来,一开始霍氏还会觉得烦闷,无事可做,可渐渐地又觉得陪观明月的时间也多了,隔三岔五地去赴宴,偶尔还和霍夫人一起打马球。陈宝瓶有时会上场,但有时只是坐着和山霁月说话,她实在是个很聪明的女人,只是书中对她着墨甚少。
不出意外,霍氏撂挑子不干后,还没半个月府里就乱套了,有时山霁月去霍家的马车都匀不出来,点心也没以前好了,隔三岔五地送来,她还没闹起来呢,老太太就不耐烦了。
老太太心底也知道这样一堆事一下子交给周氏,难免有疏漏,但她也觉得镇国公偏爱太过,有心给她们吃点苦头,让他一碗水端平。最后还是镇国公亲自到霍氏院子里,请霍氏重新掌管中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