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社区工作的艰难(1 / 2)
翟秋宁在一次志愿活动中加了社区服务中心小刘的电话,于是给小刘打去电话,询问社区帮助残疾人求业的惠民利民政策。
小刘非常的热情,说给辖区居民解决困难是他们的本职工作。社区并不提供任何工作岗位,他们做的工作就像是中介一样,因为辖区内有一些工厂企业,他们会适时去了解招工情况,给符合条件的居民提供信息。
小刘发了申请表格给她,让她给翟爸认真填写,写明工作经验和特长技术,这样也方便用人单位精准地找到合适的工人。
收到表格后,她连连道谢,小刘说:“我们的工作是相互相成的,你们志愿者也挺辛苦,为社区的惠民利民工作做了不少的贡献。”
翟秋宁很喜欢跟社区的工作人员打交道,他们热情,说话也好听,沟通起来非常的愉快。
翟秋宁今天本来要加班的,但父亲的事刻不容缓,就把工作推到明天早上再干。
回到家,母亲做好饭菜在等她,家里一般吃晚饭的时候是六点,自从她上班之后,晚饭时间就改到了8点。
父亲坐在沙发上,见她回来,一言不发。
她放下包就去洗手,洗完手出来就朝着父亲轻声地说:“爸,吃饭了。”
记忆里,她似乎很久都没有用这么温柔的语气跟翟爸说过话。
翟爸似乎也不习惯她这样的语气,愣了一下,才起身走到餐桌前。
最高兴的莫过于翟妈了,这才是她最期望的家庭氛围,家可以小,家人要和睦。
她主动夹起一块肉放到翟爸的碗里,说:“爸,我拿了一张工作的申请表回来,社区有一些福利政策,可以为辖区内一些困难人群提供力所能及的工作。”
她不想再追问过去,计较过去不如好好地应对明天。
她说:“爸,如果你右手不方便,等会儿我来填表,你只要给我提供相关的信息就行了。”
吃完饭,她又主动把碗筷拿进厨房,把餐桌擦得干干净净,垫上一本书,再把表格拿出来,认真地填写。
写好父亲的名字,在出生年月日那一栏,她却犯难了,不好意思地问:“爸,你的生日是几号?”
每年过生日,舍不得多花电话费的母亲都会给她打一通电话,而她却忘记了父母的生日。
翟爸还有些犹豫,他已经习惯了开三轮,知道如何揽客,也知道守在什么地方客人会多一些,他比别人的都勤快,一个月的收入并不比那些手脚健全的人差多少。
她晓之以理:“爸,开三轮出租并不是长久之计,你现在只是运气好而已,没有出事故,人都不会永远都走运的,你看考驾照,最基础的一条就是四肢健全。而且经常熬夜开车,也会影响身体健康,好好保养身体,就已经是在给家里省钱了。”
翟爸还是有些固执,闲一天就意味着家里少一分收入,哪怕出去一天只能赚上几块钱,他心里也是踏实的。
翟爸最后同意,在找到新工作前,让他继续跑车。
想到老爸用一只手把方向盘,翟秋宁就心惊胆战,上班也没办法集中精力。
她只得再次打电话去央求小刘,希望能快点帮父亲把工作落实下来,她把担忧的事跟小刘坦诚,小刘能理解她。
父母那一辈深知勤劳可以改变生活,所以一生都在忙碌,停下来,心里会不踏实。
三天之后,小刘就告诉她,这附近有一家冻库需要夜班保安,主要就是夜间的巡逻,还有就是检查一下消防设施,做好当班的记录。
工作内容很简单,就是需要熬夜。
翟爸也知道三轮出租正一点一点被便捷的交通和越来越多的私家车所代替,终有走到头的时候,夜班保安不高的工资对于他来说已经是相当的丰厚,因为不用风吹日晒,也不用加班。
正式告别那辆陪了他4年的三轮出租,翟爸向它深深地鞠躬:“老伙计,我女儿现在大学毕业了,为了身体健康,我不能再开车了,谢谢你陪我这几年,让我能为家出一份力。”
翟秋宁从老爸身上看到了对待朋友的真诚,以前的他是那么的讨厌,或许是生活的压力和身体的自卑,掩盖了他许多美好的性格。
翟爸那边刚去上班,萧屿凡也给她带来了好消息,建安集团下面有个沙石厂,需要过称的工作人员,只需要会简单的电脑操作,一只手也能工作。
上班的时间是早上7点到下午3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