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朋友多了路好走(2 / 2)
房间住的人多,各有生活习惯,有的人太懒,勤快的便要吃亏,索性大家都懒,这样谁都耽误不了谁。
“厂房不需要改造,老板希望你把改造的重心放在宿舍上。”
聊到这个话题,胡明达的语气变得自豪起来:“这是我跟老板的提议,他非常地赞同。”
老板开的这个厂子不大,工人的工资也不算高的,以前在云南那边开厂,工人流动太大,这种生产有略带技术性,很多时候,刚把一个工人教会,他就走了,如此以往,老板在那边的生意日渐萧条,朋友说这边市场不错,才举家搬过来。
胡明达继续说:”我就跟老板提议,如果你想工人长期地留下来,就要给他们家的感觉,这种归宿感除开金钱,重要的就是氛围感,让人觉得在这里温暖踏实。”
“很多外来务工人员都是拖家带口的,如果能招两口子一起做工,再给他们提供一个如家一般温暖方便的房间,即使是工资少一些,他们也能安稳下来。”
“哎~只有四处漂泊的人才知道搬家的苦恼,费力又费钱,每搬到一个新地方,心里就空落落的,会不由自主地想,下一次搬家应该也不会远了吧。”
翟秋宁听到胡明达话音里有悲伤的尾音,他所说的都是他曾经生活中的颠沛流离。
他笑着说:“我向老板极力地推荐你,你最能发现生活中的小细节,而且你也最能体会我们生活的不易,能用最少的钱帮我们实现理想的家。”
她正式进行设计师行业的时间并不长,但也看得明白,装修市场上会把自己的家设计得像高级艺术品的客户不到十分之一,更多的则是普通老百姓的刚需,他们要的只是一个简单方便的,能带给他们温暖的家。
胡明达表明:“我跟老板通过气,你毕竟也是靠做设计来赚钱生活的,他愿意出2000块的设计费。”
这样的费用远低于市场价,还好,空间有限,设计不难,她爽快地把这单活接了下来。
一个小时后,老板来了,看到翟秋宁,先是惊讶,还后有些发愣,感觉她太年轻了,都还没有体验过真正的家庭生活,又有什么能力让别人拥有家的温暖。
翟秋宁笑着解释:“家是承载夫妻两人梦想的地方,要让它充满温暖,必须是两个人一起来规划,我会把他们的规划当作基础,再融入我对设计的一些知识。”
“在我看来,家的温暖最重要的是两个人的建设。你想给员工带来家的温暖,也得从生活细节入手,建立起老板和员工的友好关系。如果经常需要加班,就准备一张舒服柔软的床,如果天气太冷,又配一个电烤火炉,太凉,送一点苏打气水,物是死的,氛围却是活的。”
老板笑了,说:“加以时日,你会是个不错的管理型人才。”
老板很爽快地让她回去整理合同,签合同的时候,他会先付一半的设计费作为定金,甚至拜托她推荐做装修的工人。
回去的路上,翟秋宁接到萧屿凡的电话,说今天下班比较早,一个人回家也没有热饭吃,想到她家来蹭饭。
她笑着说:“我还没买厨具呢,我现在都是回老爸老妈那里蹭饭的。”
萧屿凡却像来了兴致一样:“那我们现在就去买厨具。”
“贵公子,生活不是你想一出是一出的,现在已经4点了,买完厨具还要买菜,折腾下来会很累的,而且晚上我还要加班。”
就算她有空,也没时间和精力去过那种经常在抖音上出现的,工作做饭家务样样精致的生活。
他毫不客气地指出:“你这是懒,去买了餐具,以后就可以自己在家做饭了。”
“对,我就是懒,行了吧,你这叫坐着不嫌腰疼,你这么有空,你做饭吧。”
“好。”
他是个动手能力很强的,她现在的家简陋得连强盗来了都得叹气,他一来,会更让她有捉襟见肘的窘迫感。
她赶紧说:“我今天聊了个新客户,我请客请人吃饭。”
萧屿凡却很坚持:“你赶紧回去,我一会儿买了东西就过来。”
知道他的执着,翟秋宁赶紧飞奔着往家赶,着想把家打扫一下,虽然寒酸,但至少得干净。
但进门的那一刻,看着空空如也的家,也没什么好收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