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1 / 2)
翟秋宁第一次去罗大爷家里,就觉得罗大爷家干净得有些不正常。
萧屿凡问:“怎样的不正常?”
“罗大爷就是因为腿脚不方便,志愿者才长期去照顾的,你让我去的时候,我记得很清楚,你说他有一个多星期没人照顾了。但那天家里干净整洁,像是前一天才打扫过的。”
“对了,还有香蕉,那香蕉很新鲜,像是才从早市上买的。我感觉那个人就生活在罗大爷的周围,能随时掌握他的信息,还能避开上门服务的志愿者。”
萧屿凡顺着她思路:“邻居?”
她先排除了隔壁颜锦,她见到颜锦的时候,一身的落魄,哪像是个诈骗人员,如果搞诈骗的混成他那样,早就不合格了。
萧屿凡觉得,如果翟秋宁能感觉到罗大爷家异常不合理的情况,或许小汪跟王志也有同感,于是将三人叫在一起,让他们想想在照顾罗大爷的时候有没有察觉到还有其他的人。
如果真有这么一个隐藏的人,生活中不可能没有蛛丝马迹。
翟秋宁又想起一点:“他说他侄子挺好的,他是不是有个侄子住在这附近?”
萧屿凡马上打电话跟罗祥核实,罗祥说:“我们在这边没有亲戚,家里就我一个儿子,我当初想跟着村里的人一起去沿海打工,让老家的亲戚帮忙照看一下,那帮龟孙子,我爸以前腿脚利索的时候,没少帮过他们,让他们帮忙的时候,就跟躲瘟疫一样,我才把爸带出来的。如果有人自称是侄儿,也是冒充的。”
“罗大爷在老家有侄儿吗?”
“有两个,其中一个不怎么来往,另一个以前有来往,但这两年也不联系。”
萧屿凡若有所思:“罗大爷看着也不像是脑眼晕花,连人都分不清,他认对方当侄儿,要么有相似之处,要么就是认的干侄儿。”
萧屿凡让罗祥把之前有来往的侄儿的照顾发了过来,然后把照顾发到志愿者群里,说如果有看到与此人外貌相像的,让大家留意一下。
这件事关系到志愿者的名誉,群里的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热闹非凡。
有人说:我觉得有必要把每个志愿者的职业调查一下,特别是那些推荐保险,卖医药用品的,还有做微商的,一个都不要放过。
许若安没好气地回应:卖保险和医药品的是不是撬你家祖坟了,人家好好的卖东西,又没犯法,你要不服气,可以去举报。
有人趁机调侃起:你不要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
那人不服气:这又不是我的偏见,自己去网上搜搜呗,保险和医药真这么好卖,就没人失业了,都是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否则也不会个个光鲜亮丽,住在公租房里,还一天到晚在朋友圈提车提房。”
说话的人一家三口也住在民安华福,他上班,妻子带孩子,上个月,妻子在好朋友的游说下加入了一款微商减肥产品,妻子花了三万块入会,拿到一堆像狗皮膏药的东西。
说贴在肚脐上就能减肥,这东西压根就卖不出去,只能放在家里,但妻子还是不消停,被那个所谓的朋友忽悠出去参加各种会,家不管,孩子不管,不多的存款像流水一样花出去。
现在妻子打着要自立的口号,责任他不能带来优渥的生活,嚷着要离婚,自立门户。
许若安久久没有回复,那人像得胜似的,继续说着:“大家就是对这些在朋友圈卖东西的人太过宽容,才让这些人有机可乘,坑害身边的亲人朋友。”
这时,很少在群里说话的牟万辉跳出来为许若安说话:自己在生活中的不如意不要带到现实当中来,任何行业都有好有坏,你不能忽视他们的努力,你怎么不责怪自己的贪婪,只要不贪,就不会上当。
萧屿凡闻到火药味越来越重,于是出面调和:能在这群里的人,都是心地善良,想去帮助别人,我们的生活中难免也会有苦恼,我们发现问题,要努力志去解决,而不是朝着志同道合的朋友发泄。
他又说:拉人头只是一种销售方式,却被一些人利用成为敛财的工具,但只要产品是真实有效的,是有利于购买者的,朋友介绍购买是一种销售渠道。所以我们在做兼职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的考察,如果有疑问,可以发到群里来,大家帮忙参考。
翟秋宁也趁机在群里寻求帮助:群里很多志愿者都住在民安华福,如果有认识罗大爷的人,希望能提供一些他平时在外活动的线索,他平时跟哪些人交往。
不少人都支持:对,我们一定要把欺骗罗大爷存款的人找出来,这不仅关系到老人的利益,还关系到我的名誉,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有人提了个建议:希望能完善志愿者的评估系统,这样一来,哪些人是真做慈善,哪些是来滥竽充数的,一目了然。
群里的消息一条接着一条,没有人提供罗大爷的信息,倒是有人发了几张照片,是餐饮商户趁着夜色将垃圾倒进下水道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