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打江山和守江山(1 / 2)
众人都被逗笑了。
除却最初的不熟悉之后,很快唠嗑起来。
“嗳,我们现在在搞家门口就业,我跟着人社部门在搭建平台,天天忙着就业服务,都快成HR了。”李悦吐槽。
东风村地处郊区,离城市比较近,是区政府所在的辖区。他们有一个大型招聘会展中心,原先是就业招聘会举办所在地,但疫情后线下就业遇到了极大的挑战。由于24小时服务不断网的要求,就业这种关乎民生的工作被排在了头等大事上。他们马不停蹄地搭建网络招聘平台,从跟智联招聘、前程无忧这种大型平台合作,到在政府网站上发布就业岗位,到现在搭建大型平台,并打算进一步推广下去。
“我现在哦,是上要跟领导问政策,中要跟部门扯皮,下要跟群众对接,另外还得学习工程师的网络语言,哈哈……整一个全能。”李悦是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说这话时语气轻松,名贬实扬,看着干的挺不亦乐乎的。
“你以前不是工程师吗?干这个正好。”江东笑了。
李悦点头,他之前在华为工作的,就是传说中的IT男,对于技术驾轻就熟,这次分配到东风村干这个倒也是有他推动在里面,正好碰上专业了,也是幸运。
江东就不幸了,他们村子是靠着厂子发家的,这在苏南这块也挺常见的。厂子是七八十年代建立起来的,占了好政策及丰富人力资源的优势,不缺扶持不缺人,一路顺风顺水,但近些年经济下行,外加疫情时不时封厂,制造厂的发展日渐式微,小老板们都快撑不下去了,个个儿叫苦不迭。
“他们让我救他们呢,我咋救哦。”江东愁眉苦脸的。
这些小厂子其实跟村子关系不大,毕竟都是属于个人的,集体的厂子早就倒闭了,但是厂子创办人是村里,且租了他们村子的地,他每年收些房租,此外还吸纳了不少村里人就业。可以说,这些厂子虽然不属于村集体,但跟村委会是息息相关的。他可以坐视不理,但他也不能坐视不理。
“你们那是什么制造厂?”李成功问。
“服装制造厂。”江东回答。
“产业链最下游的制造跟代加工?”李成功对这些稍微有些了解,“接的大品牌合作商户的吗?还是走的自主品牌的路子。”
江东摇摇头:“自主品牌哪里走的下去,都是代加工,但是现在代加工也不行了,大品牌自己发展都不顺,没那么大的销量。”
疫情下,大家都闭门不出的,连化妆品都不需要了,哪儿还要买什么衣服啊。更何况,大家口袋也都没钱。这两年,整个社会区域一种愈发保守的状态,同先前的超前消费风南辕北辙。
村里小老板有时候调侃,工人不是被机器干掉的,品牌不是被竞品干掉的,他们都是被市场被趋势干掉的。有时候大洋彼岸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可能海洋另一侧就要起一场海啸。
夜凉如水,话题愈发严肃起来,每个人都陷入沉寂。
程也终于拍完了视频,放下手机摸了摸黄狗的头,黄狗乖巧躺着,一双眼睛怯生生又充满渴望地看着程也。
“对了,老李,我们单位的人想采购一些越光大米,听说是你们村子的,你那边什么价位啊?”程也打破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