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来个双剑合璧(2 / 2)
“我们也只有一个构想。”话外意思,大家彼此彼此,正好可联手合作,朝着想要的方向发展。
徐中很喜欢凌开山的体贴,爽朗笑开,原先就挺客气的男人,这一笑距离感更是拉近了。
他跟凌开山构想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就同之前他们了解构想的差不多,通过在各大校园圈子里拉开口碑,组织包括读书、知识竞赛、戏剧表演等在内的各种比赛,给孩子们激发兴趣,后续再吸引这些孩子加入到他们的培训中来。
这个行业在金陵属于蓄水池,还没成型,有很大的空间。
“我相信啊,我们一定能做起来的。”徐中志气昂扬,“可惜啊,我们备了不少流水资金,但缺少一个突破口。”
这个突破口明面上是一个机会,但在座三位心知肚明,其实是政府的背书。
这家新公司可能是不缺资金的,但是想要在教育领域搞出点水花,没有正统的一些形式是不行的。乡村搞些野榜排名,就想让孩子们参加比赛,认你的证书跟资质,可能性不大。在孩子身上,家长或许舍得花钱,但家长也绝对苛刻。
所以事儿就好办了,凌开山就是为了这个突破口才来找他的。
“您觉得,跟我们茂山合作,通过征文比赛打造出名声,怎么样?”凌开山说出自己的设想,“当然,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拉拢权威机构和部门,替我们做好宣传,争取将比赛的影响拓展到最大。”
至于青桐文化,就负责所有赛事的奖金问题。
他们什么都有,点子好了之后,缺的无非就是钱,恰好青桐文化这边准备了前期筹备资金,正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呢,倒也是一拍即合了。
凌开山具体讲了自己的想法,并介绍了前期了解过的不少案例。
“目前我看到这种征文赛事跟景区结合的案例很多,效果也都可以,比如米罗市文旅集团策划的文学周跟曲子文化园,这个活动做的很大型,也是其中最为成功的,但资金投入极大,对于我们参考意义不大,此外我也看了不少小型的,比如我们当地城墙中心跟扬子晚报合办的比赛,资金量不高,但主要胜在宣发,所以普及度还可以。”凌开山将前期整理的东西拿出来给徐中展示。
徐中见他整理的妥妥帖帖,脸上划过一丝赞许,认真看了起来。
窗外梧桐飞扬,不远处就是颐和路,民国别墅林立,林一笑安静坐在窗边看书,映着百年流光,一只小蚂蚁从光圈里爬到窗沿上,慢悠悠的,伸着触须。
凌开山以为女孩子都怕这些小玩意儿,细心抽了一张餐巾纸,准备帮它引渡走,林一笑却先他一步伸出纤纤食指将小家伙指到手上,一回头,喷薄的热气迎面,搅动着暧昧。
彼此鼻尖碰上了鼻尖,他与她的唇,大概就几厘米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