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竹笛响,散入冬日满滦城(1 / 2)
滦州城
这一日,秦正蓝和魏玉堂正坐着摇船赏景,走着走着远处行来了了两只花船,漂亮的姑娘们在里面吹拉弹唱,很是悦耳。秦正蓝还是第一次近距离看见花楼的姑娘,跟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这船上每一个姑娘都是一副落落大方的样子,只是表演着才艺,并没有撩拨招客,有两个姑娘还在床板上随着歌声翩翩起舞。
岸边的行人看着秦正蓝与魏玉堂皆是一副温文尔雅的俊俏模样,竟吹起了口哨调侃着让他们去跟姑娘们打趣。秦正蓝见状不禁噗哧地笑了起来。“玉堂,你瞧,这里的民风竟如此的开放。”
魏玉堂自始至终神色淡淡。“都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果然不假。”
“那你说说咱们幽州为什么没有这么美的花船?”秦正蓝歪着头问他。
魏玉堂摇了摇头。“不知。”
“你瞧瞧这滦州的河水,清澈见底,最大的鱼也不过一指多长。”秦正蓝的声音认真中带着一丝笑意。“再看看咱们幽州,地处入海口,有时候那大鱼都会自已跳到你的船上来,若是真有这花船和姑娘,那岂不是一会儿的功夫,这姑娘们便都是满身的鱼腥味儿了?那情景也着实不雅呀!所以,咱们幽州的船只适打鱼,不适合载姑娘……”说完他自己先嘻嘻地笑了起来。
说话间那花船已经越走越远,秦正蓝被那乐曲声吸引。待上得岸去,便吵着要买一把琴回去,等到乐器铺子里选了一圈,又觉得抚琴难学,逛了半晌,只挑了一只竹笛,让店里的乐师大概教了一下,又买了两本乐谱便回去了。
自己鼓捣着学了两日,几只手指也逐渐听话了起来。这日魏玉堂听见慢慢吹奏将成的调子,掀帘进了房间。
秦正蓝嘴下没停,面带得色的一边看着魏玉堂一边吹着曲子。不多时他停了下来,得意地问道:“玉堂,好听吗?”
魏玉堂为难地点点头,但瞧着他兴致正高,便道:“佑之,吹一首凤求凰听听吧!”
“我刚刚吹的这首就是啊!”秦正蓝瞬时不可置信地看着他。
霎时间,魏玉堂一愣随即噗哧地笑出声来,秦正蓝则是恼羞成怒地低喝道:“魏玉堂!你真是杀人诛心!你,哼!”
魏玉堂低头抿了下嘴,想将话圆回来。“咳,咳,不是,是我刚才没听仔细,佑之,吹得蛮好听的,真的,不信你问问万伯。”
此时老万正掀帘进了屋,见魏玉堂唤他还不明所以地问道:“魏公子,有何事?”
“小少爷问这首曲子吹得好不好听。”魏玉堂微微一笑。
老万一怔,忙道:“好听,好听。”
“没意思。”秦正蓝丧气地将笛子扔到桌上。
“孙少爷,老太爷来信了。”老万将手里的信笺递给秦正蓝。
“是你告诉外公我住在这里的?”秦正蓝疑惑地接过信笺。
老万摇摇头否定了,又将另一封信从怀里摸出来递了过去。“这是老太爷是给我来的信,说是如果您在这里,便将那封信交给您。”
秦正蓝点点头,打开手里的信笺,里面还折着一张银票,信上写道:
吾孙佑之:
见字如晤
今日你兄长正玄来幽州问询你的去处,外公才知你已经离家近一月。他粗略讲了原由,听来确实是秦家行事不规,让佑之受了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