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嫁给爱情的女人(2 / 2)
姥姥叹口气说:“恒家都是顶精明的人,用这招数对付葛家这老实疙瘩,有点欺负人。”
“就是,婚事成了葛家也拿不到那么多彩礼;婚事不成,彩礼的流言也会让葛娜妈妈名声坏透,谁家敢和这样狮子大开口的人做亲家?真损!”马老太太默契地补上姥姥没有说出的话。
刘青林转了个话题,问道:“妈,恒新繁的岳母不是咱们本地人吧?我听着好像有点上海那边的口音。”
姥姥认真地想了想说:“应该就是那个地方的人,她刚嫁过来说一口鸟叫一样的话,除了她男人张百锁,没有人听得出她说的是啥,后来天长日久的,她就和咱们这里的人差不多了。”
“那么远,她咋就来咱这里了?”刘丽很好奇,从来不知道那个胖胖的老太太竟然还是大城市的人。
“那都是解放前的事情了,那时候她男人在上海上大学,她家就是街上摆摊卖饭的,他男人常去她家的小店里吃饭,就认识了;
后来R本人来了,大城市的人都开始逃命,她妈就看中了张百锁,觉得能上得起大学的,家底也不会差,就去找人问了问,打听到是洛阳的,觉得地方不赖,给她一个小包袱就让她跟着跑这边了。
她跟着张百锁坐火车到洛阳站下了车,坐牛车到了宜城,然后天就黑了,她就问‘你家不是在洛阳’,她男人说‘是郊区,洛阳是古城,郊区很大,很快就到了’,她想想郊区还可以接受,就跟着继续走。
然后两个人就开始爬五里坡,翻过八里堂,翻过来一座山又是一座山,那时候山里的狼多,她怕被张百锁抛下,也不敢再说啥,加上又累又饿,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一直到快天明了,终于走到咱们照宝镇了。”
“后来呢?”刘静好奇地问。
“当然是留在咱们这里给张百锁当媳妇了。”
刘丽说:“她儿子是谁呀?我咋想不起来?”
“她没有儿子,一溜串生出来都是丫头。记得那时候,张家还有百十亩地,老地主看她连生了三个丫头,就动了给儿子纳妾的心,她吵闹争取,又没有娘家撑腰,纳妾的事情就定下了,谁知道这女人宁死也不妥协,竟然就说动了自己丈夫去参加抗击R本人的八路军;
那个妾室自然没有能进门,她又闹腾了一场,分了家,自己开了一个裁缝铺,带着三个闺女过,后来不死心,又生了一个,还是丫头。
解放后,张百锁在镇里当了第一任镇长,后来T改,老地主和张百锁家的两个弟弟,都受了成分不好的影响,孩子们连上学的资格都没有;
张百锁家的老大闺女,心灵手巧,裁剪缝绣,无一不通,勤快得很,帮着妈妈开铺子,镇子上好多家提亲,都被高额的彩礼吓走,她没有上过几天学,孝顺的很,后来闹灾荒的时候,老娘就把她嫁到了老南山里换了大彩礼和很多粮食。
那闺女也不恨,照样孝顺,干死干活忙着养活娘家一窝子的妹妹,因为这经常挨打;
老二闺女有了那些钱粮的支撑,就读了书,被她爹安排进了银行上班,嫁给他爹的一个战友家的儿子,洛阳市的,人家把老二闺女调到了洛阳的银行上班,那一家人听说都是公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