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赚得盆满(1 / 2)
桃花节的热闹一直延续了半个月,在洛阳和省城都掀起来很大的轰动。
竹筒米饭,竹香丝毫没有惯常新竹子的酸气,卖竹筒的,卖米饭的,都赚了钱。
竹叶茶棚免费搭建在山脚下,供口渴的人享用,疲累口渴之际,只觉得茶香清雅解渴,妙不可言,于是顺手就买上一竹筒的竹叶茶。
桃花节前后,宋乾坤拍出不少好照片,洗出来直接用过塑机包装之后,就放在摊位上当明信片去卖,照片后边还附带他公司的联络电话,提供拍照、文字策划、广告等业务。
很多外地记者过来参加,也都拍了照,但是看到宋乾坤放在不少摊子上让代卖的照片,都不约而同地挑选了一些,方便回去后写新闻稿子时,供报社挑选。
很多游客看到,也都挑选了一些带走,作为旅游纪念。
桃花山下的溪流今春水位大涨,深度竟然可以放竹排。船娘打扮的女孩子撑着竹排唱山歌,在绿竹与山上桃花的掩映之下,景色异常秀美。
宋老爷子戴着草帽,留着一大捧雪白的长须,拎着烟袋锅,牵着老黄牛,牛背上坐着他最小的六岁的孙子,小手高扬着翠绿的柳条编的草帽,背景是炊烟袅袅、满山桃花掩映露出一角青瓦,真是画卷一样的美好。
这张照片洗出来的最多,被宋乾坤当成了桃花节的宣传图片。
这段时间宋老爷子每天就牵着老黄牛在山脚下做生意,有人要和他合影,他就收取五毛钱服务费,关键是宋乾坤负责拍照,他可以拍出两块钱立等可取的拍立得照片,还可以拍出半天就可以洗出来的艺术照片。
宋乾坤虽然数钱数得手软,可也真累,累并幸福着,用爱好赚钱,真是再美好不过的事情。
桃花节结束后,药商的订单让周边的山民都有了改种药材的勇气。
只要想想,自己在山里瞎胡搞到的药材都能很容易就换到钱,价格比粮食贵很多,他们就觉得日子有了盼头。
刘丽空间里囤积的药苗,直接以赊卖方式,由刘青林借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名义,低廉的半卖半送给了乡民,苗钱等药卖出之后再统一收取。
桃花节真就盘活了这两个镇子的经济,县里的技术员被领导派往各个镇子驻扎,手把手教大家如何种植药材。
山地本身就很难长庄稼,适合山地种植的药材,很快就扎根抽条,绿生生地招展着旺盛的生命力。
到了夏天,刘青林最初送给亲戚朋友种植的中药材丰收了,这一拨人拿到了卖药材的第一笔钱,平均下来每户人家竟然有上千块的收入。这样真实的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活生生的例子,比空口白话鼓励种植让老百姓信服得多。
预定药苗的人更多了。
山南药材种植蔚然成风。
刘静在七月高考之后,直接就把心思全都用在了文化公司的业务上。
宋乾坤过年时把前半年的盈利和刘静姐妹说了,把她们的分红直接变成了股份,他占一半,刘静刘丽姐妹占另一半,所有资金用于购买马彪公司旁边的地皮,盖了属于自己的办公小楼,虽然只有两层,可也足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