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舵手与渔把头(1 / 2)
“哎呀,她们来了!”
关键时刻,阿英嫂她们救了陶向予小命。
陶向予连忙转过身去和正在说说笑笑的几个人打招呼。
阿英嫂和赵姐她们四五个人是一同到的,都是邻近几个村里的人,来这个海滩又只有这一条路比较容易走,如果大家差不多时间出门,总能碰到一起的。
几个大姐看到陶向予和刘莉莉也笑着打招呼,说你俩今天来得挺早的啊。
刘莉莉凑上来,边啃烧饼边说:“今天我们都来得不早了,我刚刚来的时候,予予已经到了,你们看,船上都收拾好了。”
大家一看,果然嘿,于是都夸陶向予勤奋耐劳,却没有好奇她为什么那么早来。
陶向予暗暗松了一口气,跟大家一块儿忙活起来。
她们的船,跑的是临海的浅水区,范围不超过四海里。
每天呆在船上的时间一般只有一十二个小时,需要带的出海物资不多,两桶淡水、几斤瓜果蔬菜、一小袋口粮。
瓜果蔬菜不算稀罕玩意儿,由船上的人每个人每天轮流出,口粮则是由生产队上分配的,按照每条船上的人头,有时候是一小袋玉米面,有时候是高粱,也有黄小米或大米。
能拿到最后一种大米的时候并不多,不过那个量就够船上七八个人煮顿稀粥喝喝。
今天由赵姐带来了几斤秋葵和地瓜叶,阿英嫂昨儿晚上也已经领了玉米面和准备了淡水。
眼看都准备得七七八八了,阿英嫂招呼一声,另外两个女人高姐和刘嫂就站上船头,弯着腰将缠绕在铁索上的粗大的缆绳解开来。
另一边,陶向予和刘莉莉站在桅杆边上,一手拉着帆桁升降索准备把风帆升上去。
她们这艘船的帆,是比较老旧式样的独桅小横帆,或者也可以叫单桅帆。
天气不好的时候或者靠岸停泊了以后都要降下帆布来,如此就没有了兜风的载体,没有推力,再用船体本身配备有的龙骨,作为压舱物来平衡风的侧推力,船自然就停靠下来。
那为了要航行,首先自然就要挂帆、升帆。
这种帆船虽然古老了一些,没操纵过的人看上去也会觉得复杂又难搞,但实际上,是再简单不过的玩意儿。
船上的桅杆不算特别高,约莫有5米,柱体有3个成年人手臂那般粗壮,涂满松树胶油,是为了保护它们减少风吹日晒雨淋的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