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脱轨(2 / 2)
都说陶老师脾气全村最好,可有时候倔起来,也得是全村最倔。
生产队的驴看起来都没有他倔。
最后竟是王葵自己回来的,不知道是她自己想通的还是家里谁给她劝通了,她做了一个决定,让陶新军意想不到,大吃一惊的决定。
陶新军还是继续拿铁饭碗当老师,至于家里的工分,王葵来拿。
这什么意思?
意思自然就是王葵要下地干活了。
听到这事儿,诧异的可不止陶新军,十里八乡议论纷纷的更不少。
说啥的都有,好听的难听的都有。
像什么“铁母鸡终于会下蛋了”、“供个祖宗也供不住了”、“以为自己嫁个老师就是知识分子家庭了哟,矫情个什么劲儿,还不是得为五斗米折腰咯”……反正骂王葵的,讽刺陶新军的,还是两口子一起阴阳怪气的都不少。
但只要不说到自己面前,王葵就当没听到,这事儿她就这么决定了,就连陶新军不同意也不管。
嗯,陶新军是不太同意。
一方面是不太相信王葵能吃这种苦,又有点心疼她,一方面则是想不明白王葵这么执着到底为什么,还怕她将来后悔。
但是生活不是买白菜,还能由着各种讨价还价把一切利润商定到最高才大甩卖。
家里四张嗷嗷待哺的嘴等着粮食下锅呢。
活了二十八九年,做了快二十年农民的女儿,王葵人生头一回扛着锄头下地。
虽说那天晚上下完地一回家她就开始后悔了,但也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
她不是个有多少骨气的人,可谁都不喜欢被人背后阴阳怪气指着脊梁骨嘲笑的感觉吧!
再坚持坚持,起码不能这么快就表现出后悔,这样不仅是外面的人,就连陶新军跟家里的孩子都会看不起她的……
好在,后边的制度随着时间一直都有调整变化,比如家里除了年轻的壮劳力,孩子也能拿工分了。
七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小孩,都能算个人头分。
给生产队里捡捡猪草,放放牛羊,到田里帮忙搬搬秧苗赶赶鸟,到海滩上帮忙搬鱼获,数鱼、归类、分秤,到盐田里帮着挑盐、踩盐卤……只要能每天出工五个小时,都会给小孩算三分的人头工分。
这当然是占大便宜的,尤其是孩子生得多的家庭,十二岁以上就可以拿正常工分了。
就算拿不了满额起码能也拿六七个,再小一点每人还能拿三个工分,五个小时对小孩来说不是跟玩儿一样,乡下的猴孩子穷得就只剩时间了。
而且这年头谁家里没五六个小孩啊,早晚都能拿到这个人头分。
实在不行的话那就再生两个……
陶新军家里,大女儿跟大儿子,一个八岁多一个刚好七岁,正是赶上这波福利的时候。
再比如,大人拿工分已经不限于一定要下海下地下盐田了。
这对于王葵来说,是个绝大利好消息,但也因为这个,王葵走着走着,走到了另一条,脱离了轨道的路,离这个家越来越远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