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一毛钱都难倒一个英雄汉(2 / 2)
她嫁进陶家七八年了,在她的印象里,小姑子进厨房做东西是从来不喊别人帮忙的,而且小姑子手脚那个麻利,在厨房里一个顶她三个,那么厉害能干,确实是不需要多余的人手的。
她又不是不知道自己十分笨手笨脚的,脑袋当然也笨。但她阿爸阿妈从小就教她一个道理,那就是人蠢不要紧,贵在有自知之明。
“好呢,那我就不管你啦。”陈阿梅颇有些开心地应声,一溜烟就出去继续织渔网了。
陶向予有些哭笑不得,又想着,做人脑袋笨一点傻一点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活得简单知足,所谓傻人有傻福,很有道理。
当然,这也不是人能够选择的。
摇摇头,就继续生火了。
把灶膛的火生起来,拿着盆又去屋外头的水缸舀水。
要么说没有独立的灶间确实是比较麻烦呢,他们家有两口不小的水缸,都放在屋子外靠墙的屋檐下。
因为他们家没打自己的井,所以两口水缸,一口水缸里是平时去公家用的水井接的干净的井水,每打两桶水要缴公家三分钱,平时只要能省都尽量省着用。
另一口水缸是平时去溪边打的溪水。
干净的井水用来喝进肚子里的,煮茶、做饭等,溪水则是用来浆洗、打扫卫生、洗澡洗漱用的。
倒也不脏,南漓岛别的没有,就是空气好环境好,无论海水还是河水溪水都是很干净无污染的,很多自己家没打井的人家也没那么讲究,吃喝用都是用的溪水。
这年头,一毛钱都难倒一个英雄汉,三分钱它再这么说,那也是钱呐!
何况又不止是一个三分钱,三分钱两桶水是消耗得很快的,不知不觉就花掉三分钱,一天下来全家人最起码用五六桶水,四舍五入就是一毛钱。
一个月下来,光用水就要三块钱的开销,这谁家里有矿啊?
只是陶向予家多少还是比别人家讲究一些。
王葵还在的时候,洁癖比较严重,受不了溪水跟河水用来喝进肚子里,再加上那时候家里已经有小孩子了,陶新军又是读书人,多少也有点讲究,就还是去村里的井买水喝了。
而且那时候全家人不仅吃的喝的,就是用的都是去买来的井水。
因为可以打水的最近的一条溪,离他们家都有七八公里,这一来一回就要十五公里左右,挑水呢太重的话走不动道儿,为了两桶水走十五公里未免也太辛苦了,不值当。
主要的问题还是,他们家根本没有壮劳力。
陶新军白天要去学校工作,晚上回来要认真备课不说,家里还一堆活儿要干。就算晚上有点空闲,也总不能把他当骡子使吧,黑灯瞎火的还要他走十五公里去挑两桶水,村里最铁打的庄稼汉都没这么嚯嚯的。
要指望连地都不下的王葵那就更是不可能了。
村里牛车倒也是有,一趟差不多可以载个十桶水左右,但一趟要一毛五分钱,但凡会算点账的都知道不划算,还不如就直接买井水了。
这一买啊就买了十来年,井水也从两分钱两桶升到了三分钱两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