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寄几动手,丰衣足食(2 / 2)
何况是平安跟健康才两岁多,健康已经是很聪明的孩子了,学什么东西都比较快,那也还用着很吃力,这主要也是外部的客观条件造成的。
几岁的孩子,手掌跟手指就那么一点点大,光是握筷子都使不上劲儿,越用劲儿越容易掉。
平日里,赵平安跟赵健康吃饭的时候多数还是需要大人喂着的,他们阿奶在的时候,就两边轮着喂。
偶尔陶向予也会喂,但两岁之后她就开始教哥儿俩用勺子跟筷子自己吃饭了,现在用勺子自己吃基本没问题了,就是用筷子还很不熟练。
吃饭的碗有时候太大,或太烫,他俩自己也捧不起来。
陶向予不咋惯着,忙不过来的时候就让他俩把碗放桌上,一勺子一勺子自己慢慢舀着吃,就算吃得掉一身也没关系,衣服多换下来洗就是了。
只有偶尔她很空闲或实在吃什么小孩子自己挟不了的东西的时候,她才会喂他们。
这段时间陶向予每天出海捕鱼,都是大嫂陈阿梅带着的,有时候吃一餐有时候吃两顿,那就是一半一半,一半喂着一半让他们自己吃。
看到自己这么努力了还是没人搭理自己,赵平安都快要气哭了,挂着个小脸,把碗咚地一放,撸起袖子,哼哼不挟就不挟,我寄几来!
寄几动手,丰衣足食!
于是众人故意不伸出援手,就看着赵平安歪七八扭得举着长长的竹筷子,整个屁股在板凳上蹬啊蹬的,憋足了劲儿去够饭桌上不远处那只沙煲里的菜,但是筷子还是伸半天都碰不着,小脸都快要憋红了。
倒是十足的滑稽可爱。
还好他们吃饭的桌子是个七分的矮桌,是也是当初陶家伟因着家里有几个小孩子故意设计打造成这个版型的,为了方便日后小朋友们长大一些就可以上桌吃饭了。
他们家可从来没有小朋友或女人不能同桌吃饭的规矩,本来人丁就单薄一些,能多一个人一起吃饭就多一分旺盛的烟火气,这才是这个家需要的。
只是这张七分的矮桌,对赵家哥儿俩这两个小鬼头还是略高了一些的。
他们俩坐的凳子其实都是家里最高的了,可还是不够的,从赵平安这个高度跟角度,大概连砂锅里面装的啥都是看不清楚的。
看不清楚根本不要紧,在赵平安的认知里,桌上这么好多道菜,除了盛汤的那个大汤盆,数一数二的硬菜,绝对就是那只沙煲里的东西的了!
别的不认识,他还能不认识那只沙煲吗?
那只沙煲就是他们家的,他阿妈从那边带着过来这边的,他阿妈用这只沙煲煮过很多次东西的,像什么茄汁沙煲、腊肠煲仔饭、蟹黄煲仔面、八宝冬瓜煲、鲜香艇仔沙煲粥、卤汁煲仔汤、豉姜鸭煲、红烧大虾煲……反正很多很多呢!
只要是他阿妈用这只沙煲煲出来的东西,就一定是最最好吃的!没有说他阿妈做别的不好吃的意思,只是说都没有这个好吃罢了!
这要是被陶向予知道自己儿子在想什么,她可真得哭笑不得了。
这臭小子啊,脑瓜子里到底在想什么,平时教他认字认词语背古诗,背过就忘背过就忘,这些吃喝玩乐的东西倒是记得牢牢的,过目不忘过嘴不忘啊。
咱家要是那种土豪有钱人家,你小子这些个天赋技能当个二世祖好歹在二世祖圈还能混个头儿当当,或者是个开饭馆的都成,可惜咱家不是呀!
咱家就是个穷得叮当响的渔民家庭,你将来能干个啥呢?
……
看够了臭小子自力更生的戏,陶向予总算想起来这沙煲里装的啥,怕是将整个沙煲放到这小子面前,他都吃不着里头的东西。
“给你挟给你挟,你可别待会儿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