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千金难买她乐意(2 / 2)
赵春花觉得,说她吃不了苦的人,眼界是狭窄的,说难听点,就是眼瞎啊。
陶向予那个家庭,有眼睛都看得到吧?既然都说她家里怎么怎么穷苦,怎么怎么清贫,那在这种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怎么又说她吃不了苦了?
这还吃不了苦,那她是怎么在那家里长大的?不会真觉得真正穷苦的人家,还有什么幺女不幺女的养法吧?
就算是打小被全家人疼爱,那更多是从内心上的呵护疼爱,咱们穷苦的小老百姓家,在物质上的疼爱,无非也就是一顿多挤出一两个馒头包子,多给添半碗饭,偶尔能吃上肉的时候,从牙缝里省出两块来挟她碗里。
无非就是这样的,比其他人少饿一顿肚子的事。
这就已经是老百姓家在物质上你能做到的极致了。
再比如说她不会干活,干不了活儿的。
赵春花想问了,会干活儿的定义是什么?如果是下地种田下海捞鱼上山砍柴工地搬砖这种,那可能确实不太行,虽然这种不太行的年轻女同志,一定有很多,不止她一个。
如果不是指的这些,那就是家里的活儿咯。
喂鸭喂鹅养鸡养猪——不对,现在也不让他们渔民家庭的女眷干这些呀。
那无非就是做饭做菜扫洒浆洗,做女红养孩子。
不是她说,这些东西,真的有哪个乡下姑娘一窍不通的吗?
他们说这些的时候,是不是又忘了,陶向予就是地道的乡下姑娘,不知道的以为陶向予是从哪里流落到他们乡下的千金大小姐,从小十指不沾阳春水呢。
事实是,但凡稍微打听过陶向予,稍微见过她在家里的样子,就不会有这种离谱的疑问和评价了。
陶家的这个小女儿,在星澳村住得近的那些街坊邻里口中,可是家里家外的一把好手啊。从小就勤快,上学跟干活全没耽误过,尤其是做饭跟女红的手艺,十里八乡可以说绝对找不出一个能和她媲美的。
虽然暂时不能确定,这到底是真有其事,还是街坊邻里格外偏爱,对外人多夸张了几分。
能确定的是,她干这些活儿,是必然不差的,反正怎么样都不会是“干不了”。
又比如说是性子老实,听话孝顺。
这个的话,大家的需求跟喜欢,可就大不一样了。
大部分人家都喜欢性子老实的媳妇儿跟儿媳妇,为什么?当然是因为好掌控,好拿捏啊。
但她赵春花恰好就是那小部分人家之一。
她不是不喜欢性子老实的人,性子老实的人自有性子老实的好处跟可贵,可她家不需要呀。
尤其是她家大儿子赵富,本就是她家性子最老实的人了,已经老实到多少有点傻的地步了,难道还要再娶一个同样老实到有点傻的媳妇儿?
那这个家还能过日子吗?过着得成什么样了?
这要结婚要一块儿过日子的夫妻两个,多多少少还是得性格互补的,一模一样的两个人,跟照镜子似的,那怎么过日子呀?
自然,林子大了,那是什么夫妻鸟都有的,也不是没见过夫妻两个确实性子都差不多的,差不多怂包的,差不多老实的,差不多急性子的,差不多厉害能干的,差不多暴脾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