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不是读书这块料子(1 / 2)
简直是不可思议。
最后只能说,可能有人的地方真的就有江湖吧,哪怕这些人都还是毛都没长齐的小朋友。
这股攀比风究竟怎么来的最后又到底怎么解决的,赵春花对此没有了解也无从了解,只知道自己回家就把二女儿狠狠教训了一顿。
刚开始,她还并不认错,反而道出了很多早已存在但平时不敢讲怨言,比如嫌弃自己家为什么穷!虽然她的同学们也都不富裕,但怎么她们家偏偏就是最穷的呢?
比如她为什么从小就没了爹,害得她被同学看不起,叫她野孩子野种!都怪赵春花克夫命,把她爹给克死了!要是她有爹别人不就敢欺负她了!要是有爹他们家也不至于这么青穷酸了……
越说越离谱,越说越过分,赵春花铁打一样硬朗的身体,风吹雨打都趴不下的一个人,第一次被气得心肝儿疼,差点进了医院。
医院当然是没去,可气得病倒在家躺了两天倒是真的。
她娘这个样,应该确实是把二女儿给吓得不轻了。
虽然最终也没个认错的说法,但也没那个胆子再跟赵春花对着干,老老实实去上了一段时间学,不敢再搞七搞八。
只是一落千丈的成绩还是始终没再上去过,随着知识课业的难度增长,二女儿更是根本跟不上进度了。
赵春花为此也去问过老师,老师只是很委婉地跟她说,这孩子虽然现在正常上学了,可也看得出来,其实对学习兴趣不大,聪明还是挺聪明的,可那些聪明的心思都没用在功课上。
而且,就算她再努力,大概也只能勉勉强强地跟上队伍,可能会一直吊在车尾,很难有前进的空间了。
这话既委婉,也不算太委婉。
赵春花没做过什么阅读理解,可也听得出来,老师的话其核心意思就是——你家姑娘有小聪明但没用在正道上,她就不是读书这块料子!
行吧,算了算了。
赵春花本来也没抱多大寄望,一定要送自己的孩子上学,无非也是不想孩子们继续走他们上一辈人的老路,一辈子到闭眼都看不懂一个中国字。
上辈人很多是因为真的没有这个机会,而这辈人终于有了这样的机会,起码不要因为短视、愚蠢而放弃掉,给自己造成一辈子的遗憾。等孩子们长大之后,也会怪她这个当娘的,当时没能给他们这个机会。
真的只是十分简单朴素的愿望,能认些字,会算一些数也就差不多了。
一辈子这么长,总有派上用场的时候。
而且赵春花觉得,知识与学问这东西,就像一门技术一样,只要学了,就一辈子在一个人身上,别人想拿都拿不走。
指望着孩子们真能把书念得多好,去考高中,去考大学……当然,现在除了那个什么工农兵大学,也没有考大学的机会。
反正能念到高中,对赵春花来说就已经算是光宗耀祖的程度了,但这都是赵春花做梦都没敢想过的。
所以老师说她家孩子不是块念书的料子,她内心都是十分平静的……好吧,说实话也难过了十分钟。
最多就十分钟,便想通了。
她家大儿子赵富,念到今年也四年级了,明年就五年级了。
他倒是挺乖的学生,标准意义上的,从来不乱搞事,每天都规规矩矩上学。学习不说百分百认真吧,比他二妹妹认真个十倍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