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是一门学问(1 / 2)
乐观主义精神专家赵春花自己乐了好一下,这才又笑骂道:“臭小子,你就会贫,外人就都觉得你话少沉闷,那是没见你这样子,天天就会跟我这儿贫。”
话听起来是嫌弃,实则流露的都是高兴。
哪家当父母的不希望跟自己的孩子建立牢固的亲密关系呢?
是指能交心的那种亲密关系。
可现实生活中,别说交心的亲密关系,就是普通的亲近,对很多家庭的父母孩子都是很稀罕的事,都得是梦里才有的。
尤其是中国式父母与孩子的亲缘关系,大多数都浅浅浮在表面,甚至一辈子活到头,都互相不理解不亲近的,也大有人在。
这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中国式的传统含蓄和内敛表达。
有很多甚至都不能叫含蓄内敛,而是死鸭子嘴硬。
父母明明心里都是关切和喜爱,开口的时候却总是变成生硬的命令和不耐烦的嫌弃,孩子明明内心渴望关注,也想跟父母无话不说和自在的撒娇逗乐,到了跟前,却总是失了开口的欲望,最后变成沉默又焦躁的相对无言与互相指责。
对外人总是和颜悦色、侃侃而谈,回到家里面对父母亲人,时刻黑着脸跟人欠他几百万,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的人,更是不少。
赵春花这辈子没什么成就,不过对于自己能养育出赵富这样的孩子,她打内心里时常觉得已经足够满足,足够幸运了。
虽然赵富并不是世俗人评定的那种成功人士,要说出息,也不算有什么出息。
在外人眼里,他甚至是有性格缺陷的,像是太好说话、太没主见、太没心眼、太沉默寡言。
几乎不会有人羡慕赵春花,有这样的一个儿子。
赵春花从来都不会解释什么。
只在每次看那些家长,被自己孩子的冷漠冷脸或颐指气使气得要病倒却还为了面子总要找各种借口竭力掩饰而露出的滑稽样儿的时候,都默默在心里为他们感到可怜可悲,想想自己儿子跟他们全然不同的好,觉得这辈子其实也挺值了。
后来赵富没了,很年轻就没了。
赵春花虽然悲痛哀莫,可在人生往后的时光里,每每想起她与儿子这对曾经相依为命的贫贱母子一起度过的岁月光阴……
不算很长,却有很多别的母子都不曾拥有过的嬉笑怒骂的鲜活、彼此尊重理解的坦诚交谈、在风雨飘摇的严寒酷暑中两颗心互相支撑着的最坚固柔情……
想起这些,已叫她感恩上天的恩赐。
二十多年的互相理解,二十多年的交心陪伴,未免不比一辈子都互相埋怨,相看两厌,过得比陌生人还陌生人的母子要来得难忘、珍贵。
能做母子都是天赐的缘分,他们或许是最无缘的母子,却也是最有缘的母子。
……
赵富被赵春花说了也不生气,乐呵呵地接:“娘不就喜欢我跟你贫吗?”
“臭小子,你干脆说我就喜欢贫嘴的不更好。”
“那可不一定,贵子不是更爱贫嘴吗?您怎么那么嫌弃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