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偏心眼人设(2 / 2)
而且赵富是二十多岁,不是四五十岁,恰恰是最年轻时髦的年纪。
他的那些哥们伙伴,跟他差不多年纪在生产队渔船上算是顶梁柱的,几乎没有一个手上会缺少一块手表的。
哪怕赵富是从不爱跟人攀比这些的,他们家也没那个条件去跟人赶这些时髦,可说到底……还是难免心酸的。
赵富小学刚毕业,十三四岁的年纪就上了渔船做学徒,从为家里挣工分挣粮补贴家用供养着弟弟妹妹读完小学,到十六岁完全成为家里的顶梁柱,挣工分挣粮挣钱的主力。
家里的弟弟妹妹都没啥出息不说,还都品性不佳,又馋又懒的,给这个家帮不上什么忙不说还常常拖后腿。
这个家除赵春花这个寡母,也就靠他这个大哥养着撑着,还没成年的那双细瘦肩膀,过早地就扛起了太多希望和责任。
赵春花虽是偏疼他,可他们家的实际条件就摆在这里,一个子都要掰成八瓣花的过分有限的条件,赵春花哪怕自己再省再抠,再不吃不喝。
物质上能偏疼他的东西,也是极其有限的。
何况,赵春花那些省下来的抠下来的,一大半还都得替他们存着。
三个孩子呢,需要婚生嫁娶的,他们爹也没了,她这个当娘的寡母,不替他们操了这份心还有谁能替他们操这份心呢?
二女儿和小儿子,赵春花可以说,就没抱过什么希望,巴不得早点该嫁的嫁该娶的娶。
可就算再嫌弃,多的是没有,将来应该给他们两个的那份,赵春花还是会尽本分给到。
赵春花更大偏心眼体现在,给大儿子存的那份,是最多最丰厚的。
这事儿她当然跟谁都没说过,也没必要说,反正该知道的时候就会知道了。
赵春花也不怕二女儿和小儿子嫌他们的那份少大哥的那份多,这么些年,她就是偏心眼他们大哥,他们又不是不晓得。
将偏心眼进行到底,就是她的人设。
而且谅他们两个也不敢太多话,这些年,没他们大哥扛着这个家,他们两个早去喝西北风了。
赵富今年二十四岁,却已经养家十余年。
除了十八岁那年生日,斥“巨资””买了一件当时最时髦的五六块钱的确良衬衣,和二十岁那年出岛跟生产队上的领导去尚城参加一个什么先进青年渔业交流学习大会,在那边买了一双比较新款的十几块的男士小皮鞋之外……再没有给自己花过什么多余的钱。
身上更是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超过一块钱以上的东西了。
虽然大家都穷,穷得也挺平均的,但他也确实是寒酸得有点过头了。
就像手表这东西一样,只要不是要挑什么最贵的梅花牌、北京牌、海鸥牌,一块普通一点的手表,他们家是真买不起吗?那倒也不至于。
就算不是赶时髦,这个物件,对于常年跑远海的人,其实是很实用的,也早就该给他买了。
赵富自己是没觉得怎么样,可赵春花,却很难不替他感到一丝酸楚。
“啊?没关系的娘,也不是什么必须品,浪费这个钱干嘛。”赵富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