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1 / 2)
陶向予观察到,赵春花在这方面并不如何讲究,或者可以说,根本就不讲究。
那赵春花一手养大的孩子,以及他们家里的兄妹几个,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可能,也不会讲究。
陶向予原本的想法是,他们在这方面不讲究或不讲究,对她都差别不大。
反正要论做饭还是口味挑剔,她有这个自信,他们至少都比不过自己。
谁家过日子不用做饭呢?她自己做饭跟给家里人做饭,不过是多做一点,多添几双筷子的区别。
她并不觉得勉强,更没有什么不乐意的。
实际上,她的想法很少,起码不是像很多人想的那样,觉得在家里操持家庭,带带孩子,做个煮饭婆……就是禁锢思想,就是压迫妇女。
还是要分情况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的是,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
她是很少走极端的人,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当然,要排除她偶尔死心眼钻牛角的某些时候。
一种具体情况就是,个人的选择,个体的意愿。
而充分尊重个体的选择和意愿,未尝不是一种解放思想和妇女解放呢?
况且,这种选择对陶向予来说,也不是长久的,而只是暂时的。
不排斥在家做饭,首先是她自己喜欢做饭这回事,其次是现有情况下的最优解。
过日子过日子,自然是要先活着把日子过下去,再去说其他什么人生价值之类的东西。
而且一家人在一块儿过日子的话,是互相照顾,相对的付出,并不是把所有的付出放在秤杆上论克数去计的。
陶向予更不认为自己迄今为止,有什么高人一等的地方。
无论作为女儿作为妹妹还是为人妇为人儿媳,都可以仗着关心和疼爱去吃白食,做甩手掌柜,或者任性选择自己想做的事而让别人无条件去为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服务。
比如说,她明明会做饭也可以做饭,却偏偏不做,因为觉得在家做煮饭婆很廉价,偏要另外找个差事干。
不擅长下地干活,偏要下地干活,问就是不为工分,只为实现妇女自我价值。
然后让赵富放弃每个季度每一年几乎都能稳定挣工分挣全家老小口粮的工种,回家来学做饭带孩子……问就是工分,只为实现男女平等解放妇女自我价值。
……
自我价值能不能实现不知道,一家人还没到冬天呢就得断水断粮喝西北风去了,这个是必然的。
这些想法,陶向予自然是自己心里想的,谁也没说过,更没想过赵富能为做到她这一步。
说实话,心里没有一点被感动到,那是不可能的。
哪怕,这很有可能也就是一句话。
可能随口说的,可能一时冲动,可能这会儿还没到手的时候男人什么话都敢说。
谁知道呢?这也无法判断。
可总比连态度都不敢表一个的好吧?
这会儿表这个态,不论之后有没有实现,至少表示他确实曾经好有过这个心。
主要表态这个人,是赵富……
一个基本见上两面,就能把整个人看个差不多的人。
所以陶向予还真是很相信他,要么不说,说的话,极大程度,就是真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