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鲜虾南瓜锅贴——最简易版(1 / 2)
这一步看似简单,实则是需要一定手上功夫的。
既不能过轻,轻了的话,便会压不成型。又不能过重,太重的话,会把饺子皮撑破,馅儿就会漏出来。
最后要把锅置于大火上,用一小整块的猪油完整地刷锅。
意思就是将整个锅底刷一遍,务必要使得整个锅底都覆盖上一层浅浅的猪油。
然后在锅慢慢热起来的时候,沿着锅底,一个个码入压好的锅贴。
当然,每个锅贴要码进去之前,都要在事先调好的面糊里,先均匀地滚上一圈。
这也可以叫做裹糊。
而且这个裹糊的手法也是有点讲究的。
绝不能裹得太厚,只要裹上很薄很薄的一层,但是又一定要保证整个锅贴都有裹到面糊。
所以,给每个锅贴裹面糊的手法动作,几乎是要干净利落一气呵成的,不能反反复复或者拖拖拉拉。
一则会耽误到锅里油气的火候,二则,一旦反复翻滚裹面,那个锅贴就会太厚了。
厚了就代表口感会变得过硬。
在陶向予的标准里,一个锅贴裹糊只要反复超过一次,基本等于作废。
裹上面糊的锅贴,一沾上锅底的热油,可以说一瞬间就被吸住,几乎不用费什么力道就可以锅贴码好。
整个油锅,滋滋啦啦地交替奏响交响乐,加上冒出来的香气,路过的蚂蚁都要自动跳进去献身。
……
每一个锅贴要留一个相隔的缝隙,以防互相粘粘。
三十来个锅贴,基本上刚刚好能把整个锅底给贴满。
此时再转小火,用小刷子随意地在全部的锅贴上再刷上一层薄薄的芝麻油。
最后盖上锅盖,自行焖上五分钟左右。
收火,揭开锅盖,此时便可收获满满的一锅几十个酥脆油亮,品相上佳的鲜虾南瓜锅贴。
这样做出来的锅贴,只有一面明显带着焦黄,口感会更脆一些。
而另一面没有码在热锅上的,口感就比较干硬,不过不会过头,还有芝麻油的香气,也算是恰如其分。
其实这种锅贴,还有另一个做法。
那就是在把锅底码满锅贴的时候,再从头开始,把每一个锅贴揭下来,换成另一个面,再贴到热锅上。
又或者,多准备一碗小个一些的青虾,不剥壳不去皮,一整条留着,将每个锅贴的一面,都贴上一条小青虾。
在热锅里翻面的时候,锅贴上头的青虾,随着热油烙在锅贴上边。
等全部锅贴从锅底揭下来的时候,每个锅贴的一面便都烙着一条熟透了甚至带点金黄的青虾。
跟酥脆的锅贴一同入口,虾壳也是脆脆的,都不扎嘴。
底下咬到虾肉,也带着点酥酥的筋道感,又甜又鲜美。
只不过要是做成后面这两种,要花费的功夫,都不止一倍多。
陶向予内心是觉得,既然都下定决心一块儿过日子了,那以后时间多得是,机会更多得是。
这一两个菜又算得了什么,以后一百个菜两百个菜,赵富都有机会可以尝得到。
根本不用急于一时。
所以这会儿时间有限,陶向予就只选了这种鲜虾南瓜锅贴——最简易版。
当然,后边的这些想法,陶向予并没有告诉赵富,也确实没有告诉他的必要。
“哇,难怪,这个只有锅贴一面焦黄,另一边倒是白白净净的。很有意思。”
此时,赵富却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只是听了陶向予说的这些做菜步骤,觉得看起来挺简单的一种食物,原来做起来竟是这么不简单,但又很有些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