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京中已有传言,说长阳侯克妻(2 / 2)
徐含烟心想,怕不是赏了什么,应该是诏书一类的。
皇帝自知自己命不久矣,应该是为之后的事做了一些准备。
“淮大哥,明日让嫂子带着孩子去城外的庄子上住些日子吧。”
姬淮心头一紧,话到嘴边,却没敢问,只道:“我天亮了就去安排。”
“行了,去休息吧,我也回去睡了。”
徐含烟说着往自己小院去。
姬淮在院门外站了一会儿,徐含烟这话的意思,他自然明白。皇帝不行了,京城要乱了,去城外怎么也更安全一些。
徐铮走了五年,至今还未有归期。
在他走后的第一年春天,长阳公主远嫁去了淮南。
据说,淮南侯夏襄为了迎娶公主,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几天几夜的流水席,无比热闹。
在他走后的第二年春天,花开之时,徐含烟想去一趟渤海,看看徐铮。
等她安排好一切,准备起程之时,却得了消息,公主给徐铮定了亲,大司农之女,品貌俱佳,端方稳重,大家闺秀是矣。
大司农乃管理大南财政的官,九卿之一。
要说长阳公主给自己找亲家,那是真会挑。
得了这个消息,徐含烟便取消了渤海之行。之后给徐铮去了一封书信,询问来年婚期,需备些什么,她好早做准备。
徐铮回信,不必她麻烦,自己会准备。
徐含烟气得把那只有几个字的信给烧掉。
在他走后的第三年,眼看婚期将至。哪知,大司农之女,突发疾病,一命呜呼。
于是,这场婚约就此终止。
几个月后,公主又给徐铮定了一门亲事,代王之孙女,与徐铮论起来是表兄妹,年纪也相仿。
原定第二年春天迎娶,却又传出代王孙女疯了,不宜嫁娶。
于是,这桩亲事也作罢。
在他走后的第四年夏,也就是去年夏天。
淮南王夏襄饮酒过量猝死,长阳公主回到了京城太安。
不久之后,公主再给徐铮定了一门亲事。
此时,京中已有传言,说长阳侯克妻。前面两任未婚妻,一个突发疾病死了,一个定亲之后疯了,大家都在等着看,第三个会怎么样。
第三个是御史中丞唐威之妹,年方二八,漂亮可人。
长阳公主也是偶然得见,很是喜欢,但让人去打听了,得知是御史中丞最小的妹妹,还是嫡出,便找人去提了亲。
唐威乃大南前丞相唐功之子,十几岁依得其父的关系便在宫中做了侍从官。后来因为才能和耿直的个性,极受皇帝宠爱,屡受提拔,做过长史,也做过太守,几年前被提拔为了御史中丞。
唐威一开始是不同意与公主府结亲的。
除了因为徐铮本来的身份,唐威怕自己小妹嫁过去受委屈,毕竟一入侯门深似海。
更主要原因还是徐铮已经第三次定亲。
前两次,一死一疯,难免让唐威心有芥蒂。
但与唐威关系极好的同僚前来劝他,一说是公主既然看上他家小妹,以后嫁过去,自然不会亏待。二说长阳侯徐铮并不像其他王侯子弟,别说是以前在京之时府中未纳妾,就连如今快二十,在渤海也未曾有妾,这样的男子那是万里挑一。
徐铮之前在御史府的时候,唐威也与之打过交代,虽然人是冷了些,但做事认真,也很好学,这一点,唐威还是有所了解的。
唐威最终会答应这门亲事,到底还是看中了徐铮这个人,与他的身份关系不大。
本来,徐唐二人的婚礼该在去年冬天举行,公主都去皇帝那里求了让徐铮回京成亲。
但是,唐威的母亲却在快入冬的时候去世了,这事就只得搁置。
徐铮三位未婚妻,除了代王孙女不在京城,她从未见过,另外两位都打过照面。特别是最后这位唐家女公子,那可是美名在外,秀雅绝俗,气若幽兰,是多少世家男儿都想娶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