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往昔(十五)(1 / 2)
第267章 往昔(十五)
大祀殿内剑拔弩张。
“你不是神乐观的道士,”徐增寿重新打量华钢,“你到底是什么?”
华钢掏出锦衣卫的腰牌,“我是锦衣卫百户华钢!”
徐增寿轻蔑地一笑,“原来是小皇帝的看门狗。”
“你说我是燕王的内应,”他撇撇嘴,“怎么说我也是中山王之后,总不能用高皇帝托梦这种荒唐的理由吧。”
“那你手上怎么没有沾墨汁,你就是心虚。”在一旁的齐泰上前道。
“你们一定是做了什么手脚,我明明碰了那口大钟!”
一众勋贵里也有人出来说话,“徐都督怎么会是内应!”
“鬼神之说,我们不能信服!”
“不能信服!”
连魏国公徐辉祖都开口道:“齐尚书,你们这么做,确实不能服众啊。”
勋贵中只有曹国公李景隆,他一直笑眯眯地看着华钢,一句话都没说。
齐泰用袖子擦擦额头的汗水,求助似的看向华钢。
华钢用力将徐增寿一推,左右的锦衣卫上来就把他制住了。华钢冷冷对着徐增寿说:“徐都督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啊。”
“那我就给您提个醒,洪武三十年的陕西。”华钢厉声道。
徐增寿一愣,想了想回答:“那年我跟着长兴侯去陕西平叛,我在为国尽忠怎么啦?”
“徐都督的记性不错,”华钢狡黠地一笑,“就是那一年,陕西田九成领着白莲教人作乱,他自称汉明皇帝,用‘龙凤’年号,结果很快就被长兴侯耿炳文剿灭。”
“这还用你说,”徐增寿一脸不屑,“那时我就在长兴侯军中。”
“是啊,是啊,”华钢点点头,“我查过那一年兵部的战报,这场剿灭战几乎没有什么悬念,那个什么汉明的头头脑脑系数被擒。”
“只是战报上的俘虏数量与最后押解到京师处斩的人数却有些对不上啊。”华钢摇了摇头。
徐增寿将头扭到一边。
“我把这两份名单对了又对,就是少了两人,”华钢叹了口气,“这两个人都是小头目,一个叫‘张仁’,一个不知是绰号还是真名叫‘大刀’。”
华钢看了一眼愤愤不平的徐增寿,转向一众勋贵,“诸位将军想必已经见过此次京师细作的邸报,这细作中混入锦衣卫的就叫张仁,还有一个使用的武器就是一把大刀。”
众人一阵骚动,魏国公的脸色也变得十分难看。
华钢补充道,“我查了查,那年负责押运白莲教犯人入京的就是我们徐都督啊。”
勋贵们的脸色都变了,不自觉地后退了半步。
“徐增寿,你还有什么话说!”齐泰指着徐增寿大喝。
徐增寿撇了一眼众勋贵,仰头大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就算是我押送的犯人又如何,就算是我放了犯人又如何,此张仁与彼张仁是不是一个人,有谁知道?”
“还有那个可笑的‘大刀’,”徐增寿恶狠狠地说,“你们这些酸子不为国出力也就罢了,还要在这里对我们这些出生入死的武官罗织罪名。”
他突然挣脱了束缚,扑通一声跪倒在高皇帝的神位前,“高皇帝啊,你开开眼,你看看现在的大明啊,被这些酸子搞成了什么样子!”
“徐都督说得对!”
驸马都尉王宁又跳了出来,指着齐泰,“就凭这些无稽之谈就要治一个大都督的罪么,我大明的王法何在?”
其他一些勋贵见王宁挑头,也纷纷上前。
“我们不服!”
“我们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