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吉祥物入太学(2 / 2)
他忍不住问道:“这样多啊?”
赵舍笑道:“这是有讲究的,这十条腊肉,每条10斤,叫十全十美。芹菜十斤呢,叫业精于勤,十分勤奋!这些莲子啊,红豆啊,红枣都一样!这是你姐姐吩咐准备的!”
赵旭想想也是,读书从来不是省钱的事情,没有这些束修,老师喝西北风么?
一家人都出来送赵旭去读书,本来赵舍想自己挑束修去的,显的有诚意,但是这样会被东京人说死,于是就让关英几个人替赵旭挑束修。
太学院在外城,出了保康门,过两个街区就到了太学。
赵旭以为自己来早了,根本没有几个人,谁知道街道上都是十五六岁到二十多岁的,好多都是从边上的青楼钻出来的!
想想也是,这些年轻人,都尝到男女的滋味,这太学读书,都是官宦人家,家里多金,而这里又没有人管的到,混迹青楼是必然的事情。
他们看到赵旭带着束修往太学走去,他们以为是边上国子监的学生,没有太在意,当赵旭进入太学门口的时候,他们才知道,赵旭是到太学来读书的。
这就好玩了,因为太学都是十五六岁以上才能读的,今天来一个10多岁的孩子,这就像一个吉祥物走进人群,自然备受关注!
他们围着赵旭问东,问西,当然问的最多的是他是谁家的衙内,然后,自报家门!
赵旭只能笑笑,并不说话,他知道自己这种家世,被这些非富即贵官宦子弟知道,那么只有被欺负的份。所以,自己弄的越神秘,这些人越有顾忌。
当然他根本就不怕这些酒色掏空的纨绔子弟,只是不想出手,毕竟这些人背后都是一个一个官宦世家,自己没有出海之前,不想惹上他们。
大祭酒胡瑷2天前就接到宫中,还有中书和枢密院的招呼,这样重视一个学子,这是大正朝太学成立以来绝无仅有的。
以前的学生都是皇帝赏赐的恩荫子弟,而这次确是因为他自己的功劳,被皇帝恩准来的。
受皇帝,两相看重,这是多大的功劳?他想看看这个12岁,头角峥嵘的家伙是怎么样的人物?所以早早的在崇化堂等待。
当然,和胡瑷一起的还有孙复,都想看看赵旭是什么样的人物!
赵旭在人群中进入崇化堂,看到2个50多岁,温文尔雅的老者站在大堂,上前问道:“老师,哪里是太学报道的地方?学生赵旭前来报道!”
胡瑷见赵旭这样懂礼仪,心中高兴,问道:“你是梧州赵旭?”
赵旭点头说道:“回老师的话!是的”
胡瑷又问道:“听说,你因军功赐镇南伯,可有此事?”
赵旭老老实实的说道:“有!”
胡瑷好奇心上来了:“可否告知你所立何功?”
赵旭知道官面上是歼灭梧州叛军,但这是崇文厌武时代,什么军功都不好说,不如直接拒绝,省得后面的是是非非多!
于是他直截了当说道:“回老师!这是军中机密,恕小子无可奉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