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请安(2 / 2)
说话间,二姨太洗漱完毕。
她让梳头的丫鬟,给她挽了个髻,又从梳妆匣,拿出一只红宝石金钗,插进发髻里。
这支钗子,是去年过生日时,大老爷专门让人,去昭兴县最大的金楼打的。
花了一千两银子呢。
对着铜镜照了照,二姨太觉得有点儿招摇。
老太太今儿心情不好,看见这支钗子,说不定会嫌碍眼哦。
还是换一支普通的金钗吧,不触霉头为好。
二姨太的心情极佳。
她对着镜子左看右看,补了些粉,还打了胭脂,让自己看起来更精神。
俗话说得好啊,人逢喜事精神爽嘛!
不知道柳承毅,还能不能活着回来哦!
二姨太打扮完毕,换上一件水蓝的夹袄,笑盈盈地走出院子。
几个丫鬟跟在后面,朝瑾善堂走去。
到了瑾善堂门前,二姨太收敛了笑容。
走进堂屋一看,三姨太和四姨太早就到了。
此刻正一边一个,坐在老太太下首呢。
巴结起老太太,还真是麻溜,跑得比谁都快!
二姨太在心里暗骂。
“给母亲请安。”二姨太对着老太太,做了个万福。
“起来吧。”老祖宗看见二姨太那张浓妆艳抹的脸,心里就来气,淡淡地说。
“妹妹们都来啦。”二姨太毫不介意老祖宗的冷漠,对着三姨太和四姨太打了招呼,兀自坐下了。
堂屋里静悄悄的,谁都不说话。
丫鬟婆子们都站得直直的,等待吩咐。
就连大家的呼吸声,都不由自主地压低了。
“毅儿的事,你们都听说了吧?”老祖宗环视一周,开口了。
“是,今早庄子里来人时,我听说了。”四姨太看了一眼二姨太,先开口了。
大老爷昨晚就宿在自己的屋里,总不能说自己不知道二少爷的事呀。
“我也是才听说。”三姨太看都不看二姨太,望着老祖宗,忧心忡忡地问:“二少爷现在怎么样了?苗郎中有没有传话过来?”
“苗郎中说,毅儿的病情加重了,最好接回来养一阵。”老祖宗看着三个儿媳妇,平静地说。
“二少爷回来也好,家里的人手多,照顾起来更周全。离得近了,苗郎中也方便,每天过来给二少爷诊病。”二姨太貌似关切地说。
“这话听起来,怎么就这么不顺耳呢。”老祖宗心里嘀咕着,脸上露出了不悦的表情,“说得好像毅儿这病,得拖上一段时日一般。”
“那我等下就派人,将二少爷住的屋子收拾一下?”二姨太问。
“不用了。”老祖宗依然淡淡地说:“毅儿这次回来,住瑾善堂。”
“母亲您年纪大了,没精力照顾病人。万一二少爷过了病气给您……”二姨太喋喋不休。
“万一过了病气,那我就和毅儿一块儿,让苗郎中诊治!”老祖宗听见这话,更生气了,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哎呀,母亲您别生气,我这不是关心您嘛。”二姨太被抢白,面子有点挂不住。
“苗郎中医术高明,妙手回春,二少爷一定会好起来的。”三姨太见气氛有点儿尴尬,温文尔雅地说。
“是呀,二少爷年轻,很快就会康复的。”四姨太也宽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