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早做打算(2 / 2)
张泗却没有得意忘形,县官不如现管,若非霍经国主动来找麻烦,他怎么可能去得罪县令?
若不是没有门路,他早就派人去贿赂县令了,而今是借势,但他也没必要和霍经国撕破脸。
“知县大人乃是清溪县父母官,将清溪县治理的河清海晏,小生不过区区一童生,哪里当得起?”
“之前小生不懂事,多有冒犯,还请知县大人见谅。”
张泗说道,随即大手一挥,看向蛮牛:“蛮牛,取五十两银子来,知县大人为官清廉,但却为这点小事来跑一趟,小生实在是过意不去,就当是给几位大人们这一趟的跑腿费了。”
霍经国脸色好看了些,带来的小吏们,也各个面露喜色。
蛮牛很快取了银子,霍经国看都没看一眼,摆摆手分给了小吏们,随即态度就温和了起来:“前事就不提了,你们这的里长身体不适,本官恰好过来,就顺便将粮给收了。”
“开始吧。”
张泗给足了面子,霍经国也就不计较之前的事了,主要是他打听到那位李贵人回了京城,立刻就复起了,现在是得罪不起的大官。
正因此如此,才特意来卢村一趟,没想到张泗这么给面子,出手又这么大方。
冤家宜解不宜结,何必呢?
于是,接下来的收粮,霍经国投桃报李,手下的小吏们全都规规矩矩的,别说踢斗了,就是收的粮稍微少了点,没有冒尖,也就当作成了。
村民们各个惊奇不已,面露喜色,还是小泗先生有本事。
光是交粮,就比往年少交了三分之一!
在而今大乾这一年比一年繁重的赋税之下,能有这种日子,村民们想都不敢想!
收粮完成后,霍经国也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在村里转悠了一圈,看到那些酿酒的棚子之多,规模之大,也是不禁啧啧称奇。
“小友的生意做的不小,又照拂一方百姓,功劳实在是不小啊。”
“光是那烧刀子酒,就已经远销其他众多县,本官听说,隔壁行省都已经有人求购了,的确是了不起。”
“本官也会替小友照拂一二的。”
霍经国看似漫不经心的说着。
“那小生就在此谢过知县大人了,过两天,小生就差人送两壶酒去给知县大人尝尝。”
张泗呵呵一笑说道。
给县太爷送酒,又怎么可能是只送酒呢?
原本酒就在县城里卖,县太爷真想喝,哪里买不到?
两壶酒只是托词,其实主要是送银子!
霍经国也听出了言外之意,点点头十分满意,随即说道:“小友,最近附近这几个县,酿酒成风,又因为小友你们多次购买,粮价飞涨。”
“而且今年北方战事不利,朝廷又要加赋,恐怕过些日子,粮价就要起飞了,小友还是早作打算为好。”
“多谢知县大人提醒。”
张泗点点头,焦二也和他说过了,明明是秋收时节,粮价却反倒涨价了,连黄酒都跟着涨了。
像清溪县这种小地方,基本没有大规模的粮商,那要在京城这种大城市才有。
小地方的百姓们,基本上一年到头都只吃家里种出来的粮食,因为买粮实在太贵了。
看来,是要早做打算了。
霍经国提醒之后,很快就带人离开了,对于张泗,能不得罪就不得罪,现在张泗投桃报李,他也能得一些利益,也就熄了之前的那些心思。
至于卢村这颗雷,管他呢,反正他的任期只有一年了,只要别在他任上炸,那就和他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