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黄帝篇(17)(1 / 2)
第66章 晋朝黄帝篇(17)
孝武帝亦善于属文,有《孝武帝集》二卷,可惜已亡佚。清严可均《全晋文》辑有其诏三十五通,书、帖各一。孝武帝还喜爱作诗,在宴会之后经常乘酒兴作诗赐侍臣,但诗歌内容低级趣味,所以他的近臣徐邈先把这些诗收集起来,加以删改润色,经孝武帝过目后再颁赐侍臣。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仅辑其《示殷仲堪》残句一则,即“勿以己才,而笑不才”。
晋孝武帝司马曜(362年—396年11月6日),字昌明,东晋第九任皇帝(372年—396年在位)。晋简文帝司马昱第六子,母为李陵容。
司马曜四岁时被封为会稽王,咸安二年(372年)晋简文帝驾崩前夕被立为皇太子并继承皇位,时年十一岁。最初由大司马桓温辅政,宁康元年(373年)桓温去世,又由从嫂崇德太后褚蒜子临朝听政。太元元年(376年)太后归政,实权由谢安为代表的陈郡谢氏掌握。太元八年(383年)在谢安等的辅佐下,击败前秦大军,赢得淝水之战的胜利,保全了东晋王朝的国运。
司马曜利用士族门阀人才断层的空档期,致力于冲破门阀政治的格局,恢复司马氏皇权,遂以其弟司马道子代替谢安执政,并成为东晋开国江左以来最有权力的君主。但他耽于享乐,沉湎酒色,又与司马道子争权,形成“主相相持”的局面,造成朝政日趋昏暗。后因司马曜与宠姬张贵人酒后戏言,导致张贵人一怒之下叫来心腹宫人将熟睡中的司马曜用被子捂死,对外宣称其在睡梦中魇崩。司马曜驾崩时年仅三十五岁。死后庙号烈宗,谥号孝武皇帝,葬于隆平陵。
司马曜擅长书法和文学,有集二卷,已亡佚;《淳化阁帖》收录其书法作品《谯王帖》。
本名
司马曜
别名
晋孝武帝
字
昌明
所处时代
东晋十六国
民族族群
汉人
出生地
丹阳郡建康县(今江苏南京)
出生日期
362年
逝世日期
396年11月6日
主要作品
《孝武帝集》《谯王帖》
主要成就
在谢安辅佐下取得淝水之战胜利;收回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