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四章 唐王监国(上)(2 / 2)
遇上这样的天气,人们都会尽量减少外出,可是福州城的官员们却倾巢出动,在巡抚张肯堂、总兵郑芝龙的带领下,齐齐聚集在府城西门外的洪塘浦码头,张灯结彩,鼓乐齐备,正在等候着什么人的到来。
什么人值得如此重视?答案是:唐王朱聿键!
朱聿键在杭州时,因见潞监国朱常淓不修内政,不事守御,屡次请见陈述方略,均不被允许,深感失望之余,只好前往广西就籓,却被镇江总兵郑鸿逵和户部郎中苏观生劝阻,受邀随二人前往福建,又在桐庐遇到同样失望返乡的礼部尚书黄道周,偕同南下,并于途中三请三让,收下了监国印玺,行至衢州时,听闻朱常淓献城降清,又高调举行了阅兵仪式,宣誓将亲提六师恢复中原,虽未正位,但事实上已经是大明朝的新监国了。
现在的监国就是未来的皇帝!不管这个人合不合适,也不管他对不对自己的胃口,只要来到福州即位,福州官员的定策拥立之功就是实打实的。
天上掉下来的功劳,谁会弃置不取?所以张肯堂等官员全都无比重视,只有郑芝龙表现得不冷不热,似乎不怎么欢迎朱聿键的到来。
不过,不管怎样不冷不热,欢迎仪式郑芝龙还是参加了,此刻已经和众官员一起,在洪塘浦码头等了有一个多时辰。
近午时分,朱聿键的船队高挂云帆,遍插牙旗,终于出现在远处,自西北顺流而下,很快便到了近前,张肯堂不敢怠慢,急忙传令奏乐,带领文武官员齐刷刷跪了一地。
鼓乐声中,船队来在码头落帆下碇,不一时跳板搭好,朱聿键头戴乌纱折角向上巾,身穿大红团领盘龙窄袖袍,腰悬白玉带,足踏皂皮靴,率先走出船舱,先在郑鸿逵的指点下认清了迎接的官员,然后下得船来,扶起张肯堂说道:“张中丞(巡抚别称)请起!诸位明公请起!国势艰危,本王不能救济一二,反而孤身来到福州,受到诸公如此抬爱,实在愧不敢当。”
张肯堂深深一揖,说道:“天下板荡,人心思定。臣等盼望殿下,有如久旱之望云霓。自当执礼迎候,不敢稍有怠慢。”
朱聿键微微一笑,没有接话,而是转向郑芝龙,拱手说道:“南安伯深通战法,威名远播,乃是朝廷柱石之臣,将来北伐之事,少不得还要仰仗南安伯多费心力。”
这话说得很客气,可是郑芝龙却毫不领情,略一扬手,冷着脸说道:“好说!我看这天气马上就要下雨,殿下请速速进城,布政司衙门已经收拾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