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李自成:重整河山复大顺 > 第九〇章 堵胤锡倡议联顺(求月票,求投资)

第九〇章 堵胤锡倡议联顺(求月票,求投资)(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神医小毒后  洪荒之绝世狼神  开局抽到上古神器  大明:开局设立大明诸帝排行榜  最强天道系统  绝世天医  六零寡媳有空间  美丽新乡村之泥瓦匠与新书生  我的全职猎人有点呆  重生后,夫人她A爆全世界 

见到严起恒发愣,堵胤锡收起笑容,严肃道:“秋冶,吴三桂开门揖盗,多尔衮鸠占鹊巢,大明江山已经沦亡过半,清虏又下了剃发令,想要灭我中华五千年之礼义名教。方今之患,在虏不在寇,联虏平寇的国策也是时候该改一改了。”

弘光朝初立的时候,由于情报滞后,对吴三桂同清廷的关系并不清楚,以为吴三桂真是借兵复仇,所以从首辅马士英,到次辅王铎,再到阁部史可法、左都御史刘宗周,一干重臣无不兴高采烈,额手称庆,赞誉吴三桂的行为是“功在社稷”的“义举”,不仅没看清清廷的狼子野心,而且受到启发,想起了“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唐肃宗借用回纥之兵,收复长安、洛阳以及河北失地的故事,开始鼓吹“如唐人用回纥之师”,号称“款虏不为无名,灭寇在此一举”,竭力主张尽早同吴三桂取得联系,以便借助清军之力共同剿灭“献贼闯寇”。

联虏平寇因此成了弘光朝的朝廷共识和基本国策,虽然在清军渡江占领南京,活捉了弘光帝朱由崧的当下,这已经成了一个笑话,但是联虏固然没人提了,平寇却事涉政治正确,没人想更没人敢改弦更张,提出异议。

严起恒便是那类没想过的人,万没料到堵胤锡会说出这种话来,不禁勃然大怒道:“闯贼狡计多端,亡我之心不死。前有弑我君父之仇,后有袭取长沙之恨,现今更是变本加厉,竟然发兵攻取湖南全域。抚院此语,只能令亲者痛仇者快,幸勿复言!”

堵胤锡却摇了摇头,平静说道:“即便如此,我们能保得住湖南吗?我看只要李自成愿意,恐怕连两广也保不住。”

严起恒语塞。

经过长沙一战,耳闻目睹之下,他也知道了湖南明军的真实状况,就算他不通兵事,却也明白想要挡住李自成是不可能的事。

见严起恒不说话了,堵胤锡耐心劝道:“秋冶,丢失湖南已经无可挽回,但还有机会保住两广。我观李自成与张献忠不同,张献忠系粗才,一味好杀,而李自成却颇有大略。我朝顶不住清虏,他李自成从北京一路败退回西安,又从西安败退到九江,同样也顶不住清虏。这一点他不会不清楚,不然也不至于使出诈死之计。如今的局势是和则两利,斗则两败,若能再说以民族大义,邀其共抗鞑虏,李自成未必不会同意。一旦达成合作,他便不会进攻两广,岂不是功在朝廷的一件好事?苟利社稷生死以!秋冶,你我为人臣者,当事君以诚,不可务于虚名,贻误大局。南直和浙江已经丢了,只剩下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六个省还在朝廷手里,其中闽赣地接清虏,云贵僻处蛮荒,两广实在是丢不得呀。”

严起恒闻言色变,站起身长揖到地,肃然说道:“抚院公忠体国,不计私名,起恒愧不能及。请恕起恒唐突之罪。只是李自成与朝廷仇怨已深,恐怕难如抚院之志。”

堵胤锡急忙还礼,又请严起恒坐下,说道:“听闻李自成围城北京时,曾遣宦官杜勋入城面见先帝(指崇祯),提出‘西北分国而王’的要求。彼时其势正盛,尚有议和之意,如今势蹙,未必反无此意。事在人为,胤锡情愿冒险一试。”

这话说得在理,严起恒点点头,也慷慨说道:“抚院言之有理,起恒不才,愿为抚院驱驰。”

堵胤锡闻言大喜,也不客气,径直说道:“如今圣上(指弘光帝朱由崧)蒙尘,潞监国(潞王朱常淓)降清,当此乱世,朝廷无主,不可不惧。而今诸藩之中,惟有桂王朱由楥血脉最近,或将继登大宝?胤锡有意请秋冶去梧州走一趟,若果桂王登基,请代胤锡把这里的情况上达天听,并居中斡旋,促成其事。”

朱由楥和崇祯帝朱由检、弘光帝朱由崧一样,都是万历帝的孙子,在此时的明朝,的确如堵胤锡所说,“惟有桂王朱由楥血脉最近”,理当兄终弟及,继登大宝。

严起恒拱手说道:“抚院差遣,起恒敢不从命?只是抚院意欲联络李自成,必定也要有人奔走,起恒愿助抚院一臂之力。”

堵胤锡明白,严起恒这是要跟他一起承担风险的意思,心中虽然感激,但却摇头拒绝道:“此事凶险,成与不成尚在两可之间,就算李自成同意,如果朝廷反对,也难逃一个通贼误国的罪名。秋冶有用之身,不可轻陷不测。请速行,若胤锡不死,当有报答之日。”

“抚院……”严起恒感佩莫名,竟至无语凝噎。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弘唐 德意志风暴 封疆大吏 从县令到帝师 入侵红楼 行道:兵道 综影视:收集男主模板为己用 大明:在洪武底下当小官 蒸汽大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