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梦里镜(2 / 2)
目前,糖尿病的西医治疗以胰岛素、降血糖药物及饮食疗法为主。其特点是降血糖作用好、起效快,对各型糖尿病都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对各种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高渗性昏迷有可靠的治疗效果。但患者口服降糖药多有副作用,如引起胃肠道反应、低血糖等。
二、与西医治疗相比,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特点与优势
1.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以往称2型糖尿病)疗效较好。据近年文献报道,中医治疗对该类糖尿病的有效率可达90%,部分患者可以临床治愈,进而停止服药(约占5%~10%)。病人接受中药配合西药降血糖药物治疗,疗效明显提高,副作用减轻,药效增强。对于胰岛素依赖型(IDDM,1型糖尿病),中医治疗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而使病情保持稳定。
2.中药及针灸、按摩等方法虽然起效慢,但作用稳定而持久。
3.接受中医治疗,病人的自我症状改善率较高。西药治疗时,许多病人的血糖下降,多饮多尿得到控制,但乏力、自汗、气短、烦躁、腰膝酸痛等伴随症状却久不改善。而患者服用中药治疗,既可降血糖,又可有效地缓解上述症状。这一点使得中西药物合用时可以相互补充。
4.中医药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方面有特殊作用。西药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本身的病变,但对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心、脑、肾及神经系统病变)缺乏强有力的手段。而中医运用活血化瘀、化痰软坚、益气养血、补肾等方法,可收到明显效果。此外,中医对糖尿病性坏疽的治疗有突出效果,我国因糖尿病坏疽而截肢的患者比例非常低。
5.中药药效平和,患者遵医嘱用药一般不会导致副作用的出现,也不会影响肝肾功能。由于多数中药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故可避免西药治疗中常见的低血糖反应。当中西药合用时,西药的副作用可得到有效控制。
6.综合治疗,方法多样。中医在2000余年的实验中积累了治疗消渴病的大量有效方剂及单味中药。现代研究发现,有明显降血糖作用的中药有100余种,有效方剂或组方也有近百种,这为糖尿病人的治疗提供了较大的选择余地。
除中药外,气功、针灸、按摩、体育疗法及药膳食疗等多种方法与中药结合使用治疗糖尿病,也收到了较好的疗效。这些疗法简便易行,病人乐于接受,又不影响中西药物治疗,所以,可以与药物并用,进行综合治疗。
就这样吧,一定要橙红。在安装现场,施工人员打开井盖,用定位装置做好标记,随后进行打孔作业,安装好防坠网。完成所有安装程序后,施工人员站在网上进行承重测试,认真检验防坠网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