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断弦(1 / 2)
四月初八是萧昰的生辰,即是大梁朝与民同乐的千秋节。
宫中忙碌热闹,四月初五时我在坤宁宫见了好几位出嫁的姐姐,又见了许多小辈,我看着满屋满桌的人,心想这便是子孙后代的意思吧。
皇后并没有指责我踩了画像,她并没有提起这件事,姐姐们调侃我嫁人时她也说随我乐意。
皇后是关心我的,待他们都走后,我独自留了下来,“母后,齐旭是那位十五岁就登科的大才子吗?”我问。
皇后点头说:“他是本宫堂叔的儿子。”
我说:“应庆丰是应贵妃的意思还是父皇的意思呢?”
她答:“皇上过目了的。”
我很生气,在萧昰心中我果然是比不过应怜雪的,我想到儿时被陈照秋苛待的事,那时的我也是比不过陈照秋的。说到底,萧昰一口一个我是他最疼爱的女儿的话都是骗人的,在他心里公主比不过宠妃。
“在想什么呢?”皇后问。
我回过神来,说:“儿臣何时才能见到皇兄们呢?”
“他们已经入京了,千秋节宴会自会相见。”
“儿臣还需为父皇准备贺礼,先告退了。”我起身说。
我怎么又小气地揣测了呢?可是我怎能不在意呢,我需要爱,亲情友情爱情,我无时无刻都在渴求。我小心翼翼地呵护关注父亲,而他反馈于我的都是施舍。这世上有人真心爱我吗?
每年千秋节,举国欢庆三日。
四月初八,皇帝率百官祭祀宗庙、拜天地,接着宰相领百官在紫宸殿祝寿献礼,而后皇帝宴请百官。
四月初九,国外使者来朝,内外官员从大殿延伸到殿外广场。
宴会开始,口技者表演,上演百鸟朝凤。皇帝举杯,教坊司开始表演。
舞蹈、祝歌、剧目、杂耍、击鞠……轮番上演,丰盛饮馔,热闹非凡。
我记忆中往年并无这般盛大热闹,从前小不记事,但更主要是因今年是萧昰六十正寿,大操大办,举国欢庆了。
四月初十在麒德殿举行家宴,皇帝萧昰上座,右边坐着皇后,左边坐着应怜雪。下座左右各两排坐着妃嫔皇子公主们一众后辈。
人逢喜事精神爽,这几日礼节繁琐,萧昰却十分有精神。
如今他已有二十六女,八子,算上孙辈曾孙,数十人,但今日宴会也不是他们全都能来的,有名无实的太子萧憬和他的家眷就没有来。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
我看着正在唱祝歌的二皇子,秦王萧睿,他是良妃的儿子,今年三十七岁,身高体壮,声音浑厚。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
他的儿子在旁拍着手鼓伴奏,歌毕,萧睿一家拜寿,齐声道:“祝父皇/皇爷爷万寿无疆!”
萧昰笑着点头说:“好!”他走下座,拍了拍萧睿的肩膀,“睿儿,朕思念你已久,回来了好好陪陪朕。”
“是,父皇。”萧睿说。
我看着他们父子慈爱的场景,心中颇有感慨,听说萧睿是萧昰钟意的储君人选,这次招皇子们回京,是要为给他铺路吗?
三皇子齐王萧启和五皇子魏王萧皓都是皇后的儿子,他的眉眼和萧皓很像。
萧启眼眶湿润,又哭又笑,说:“儿臣离京六年,今日见父皇风采依旧,心中高兴,让父皇见笑了。”
萧昰点头,“朕亦思念你们,你们兄弟既已进京,多留些时日。”
“谢父皇。”萧启摸泪,露出笑脸,说:“父皇,您寿与天齐,安乐如意,儿臣送父皇一对玉如意,父皇万事如意。”
他说完推儿女上前,“送上去给皇爷爷看看。”
“皇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四个孩子齐声道。
萧昰慈祥地笑,让太监接了玉如意,取了金叶子递给他们,“裕安,裕才,敏敏,薇薇,来,接着。”
“谢谢皇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