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布局合作,薄利多销(2 / 2)
孔方轻视了自己,而唐莫河则是低估了孔方的格局。
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后,二人相谈甚欢。
就在孔方临走时,唐莫河突然拿出一个小匣子递给孔方,道:“多谢孔老弟宣传我唐记,这算是润笔费!”
孔方打开一看,竟然是数片金叶子。
“不……不,唐掌柜,这我可不能收,《汴京·识味录》乃是据实言之,你若给了我好处,反而坏了此书的公正性了……”
孔方拒而不接,表情甚是认真。
“年轻人,有魄力,以后必成大器!”唐莫河对孔方愈加倾佩。
第二日,唐记酒楼门前。
一块牌子挂了出去,上写着:孔家跑腿行·外卖专送。
除了一些食客派人自提,唐记的外卖都交给了灰衣跑腿郎。
这对唐记和孔方而言,乃是互惠互利。
接下来的几日。
孔方依照着《汴京·识味录》五星级店铺的名录,又谈成了数家。
优质的食店搭配优质的灰衣跑腿郎,那生意自然是一日好过一日。
与此同时。
孔家跑腿行又开始招兵买马,在其他地方设立分铺,以保证任何地方的灰衣跑腿郎都能在半个时辰内将食物送达到食客手中。
孔方将此标准命名为:半时达。
但目前灰衣跑腿郎的数量还不够多,此目标还难以达成。
而令孔方最兴奋的是,城南小摊的孙好手馒头也有了跑腿外卖服务。
孙好手馒头乃是一个小摊子,摊主是一对中年夫妻。
二人在家里做,然后出街售卖。
他家的馒头被《汴京·识味录》评为五星,好吃且便宜。
宋代的馒头,中间是有馅料的,有点类似于包子。
孔方和林若溪也非常喜欢吃孙好手馒头。但馒头价廉,还没跑腿费高。
孔方为了宣传美食,特意让孔家跑腿行承担一半跑腿费,只为让更多人吃到孙好手馒头。
一连三日。
孙好手馒头一出街,便被灰衣跑腿郎抢购一空,前者甚是开心,逐渐增加了馒头的数量。
……
六月底。
孔家跑腿行的灰衣跑腿郎已达五百人,且还在陆续增加中。
在相国寺附近的街道上,抬眼一望,便能看到灰衣跑腿郎的身影,有赶马车的、有提着食盒步行的,也有骑驴前行的。
各种交通工具,孔家跑腿行都已安排妥当。
灰衣跑腿郎极大地便利了汴京百姓的生活,渐渐已变成汴京一景以及许多富贵人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随着悬挂“孔家跑腿行·外卖专送”的酒楼食店越来越多,孔方的盈利值也开始倍增。
孔方觉得,再有两个月的发展,他便可靠着孔家跑腿行在汴京城深深扎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