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最是虚伪读书人!(1 / 2)
第78章 最是虚伪读书人!(求订阅)
第二日一大早,朱标便被朱元璋唤到了御书房。
在老朱看来天下已经平定,工作重心要从对付北元转移到国家治理了。
“标儿,父皇准备将汪广洋从陕西调回来。”朱元璋看着儿子开口道。
“这么快?”朱标楞了一下,便笑道:“父皇是担心中书省成为李善长的一言之堂,就找个人制衡下吧?”
年初的时候,汪广洋出任陕西参政,这屁股还没坐热,就要调回朝廷了。
“李善长这个老狐狸最近总是在称病,然后又重点栽培胡惟庸了,可不会表现的那么明显。”朱元璋点头道,“而汪广洋是个谨慎小心之人,不会像胡惟庸那么专权独断。”
有些事情因为朱标的关系而发生了改变。
比如老朱一向比较信任李善长,然而因为朱标的建议,开国封了三个异姓王却没有李善长,这老狐狸就心有不满了。
这是朱标故意为之,知道老朱疑心病重,看到李善长如此表现就会有猜忌之心。
如此一来,李善长一直期望其长子李祺将来可以娶临安公主朱镜静,老朱却未给予答复。
朱镜静比朱标小了五岁,母为穆贵妃孙氏,是朱元璋长女。
站在朱标的角度,自然不希望这个妹妹嫁给李善长之子,毁了其一生。
他作为长兄,无论是弟弟妹妹都应该照顾周到。
不过李善长在老朱心中还是很有地位的,虽未被封王,但这韩国公也算是众国公之首了,老朱自问也没亏待他。
老朱顾念旧情,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愿意和李善长翻脸的。
所以李善长使劲地提拔并扶持胡惟庸,老朱也是睁一只闭一只眼了。
“不止是汪广洋,为父还准备让杨宪出任中书左丞相。”朱元璋又继续说道。
朱标并未怎么参与朝堂上那些争权夺利,但也会关注着朝堂动态。
杨宪和胡惟庸不对付,而汪广洋是一个老好人。
这三人在一块工作,倒是有点意思。
如果按照原时空的历史轨迹,杨宪将会在洪武三年,也就是明年被诛杀,当然这少不了胡惟庸的运筹帷幄。
不过如今老朱对李善长并不怎么信任,连他提拔的胡惟庸也不怎么看上眼,他们一行人想对杨宪可没那么容易了。
“标儿,你明白为父安排这三人的用意了吗?”朱元璋考验了一下儿子。
“三角之间的关系是最为稳定的。”朱标笑道。
朱元璋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个他花费了所有精力悉心培养的嫡长子,成长速度惊人,已经隐隐可以独挡一面了。
像徐辉祖这样勋贵里的二代翘楚,在儿子面前也是服服帖帖。
父子二人一起喝了口茶水,朱元璋说道:“咱准备开科举了,地方上百废待兴官员紧缺,现在政令莫说下乡,下达到县里都成问题。”
洪武三年正是大明第一次开科取士的时间。
朱标沉吟了一会问道:“那些大族都愿意家中子弟出来做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