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师姐师妹,暗中密谋!(2 / 2)
“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若是不能成功的话,还望师姐不要见怪!”
见梵清慧已经有了一些计划后,宣华夫人考虑了那么一瞬间,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她之所以答应的这么爽快,倒不是对这个世界有多恭敬,而是他的手上掌控了自己太多的把柄。
若是被她泄露出去,或者直接交给杨广的话,自己别说荣华富贵了,不被打入冷宫或者直接赐死,就已经是老天爷开恩了。
“师妹,不必担忧,若不是有十全的计划,我也不会让你冒险!”
为了让宣华夫人乖乖的配合自己,梵清慧点头微笑的同时,也没忘记给或者打一剂定心剂。
不管自己这个便宜师妹事后会不会成为自己的弃子,但是在事成之前,她不会表露出任何不对的。
“嗯,一切就有劳师姐照应了!”
虽然心中已经对梵清慧这个老尼姑充满了戒备,但是表面上宣华夫人还是一副八面玲珑的态度。
尽管还没有想好怎么对待梵清慧,但是她的心中,却已经打定主意,要是有机会的话,一定会将这个知道自己秘密的人给送走。
毕竟在宫里混了这么久,宣华夫人无比明白,只有死人才不会泄露任何秘密。
“你我同门,不必如此客气!”
“时间也不早了,师妹,后会有期!”
已经达成了自己的目的之后,梵清慧也没有久留的打算了,留下一句话后,便从来时的密道离开了。
“梵清慧!”
“很好,你很好!”
“既然你不仁,那就别怪我这个做师妹的不义了!”
当梵清慧彻底离开之后,原本面带笑容的宣华夫人,脸色顿时一片冷漠,狐媚的双眼更是散发着一股凛冽的杀机。
“小荷,给本宫备水,本宫要沐浴!”
平复了心中的怨念后,宣华夫人款款走到外边,看了一眼手在外边的侍女,淡淡的吩咐道。
“是,娘娘!”
后者闻言,立即恭敬领命,随后便去准备了。
……
“傅大师,您的伤势好了一些吗?”
京城之中,某一个不起眼的别院中,一脸阳光正气的李阀李二又一次来到了奕剑大师傅采林暂居之处,面带笑容谦逊客气的说道。
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把自己的位置摆得相当合适。
“托二公子的福,老夫疗养这段时间外伤已经基本恢复了,还要多谢二公子的出手相助之恩!”
“只是这身上内伤的话,想要恢复很难啊!唉!”
看了看自己面前一副谦逊有礼,人畜无害的李二,弈剑大师傅采林丝毫没有一代宗师的架子。
后面说到自己的伤势的时候,傅采林面色复杂的唏嘘感叹道。
眼中透出那么一些难以掩饰的萧索,给人一种英雄迟暮之感。
不过实际上他身上的情况,并没有说的那么糟,得意与李二的帮助,身上的外伤恢复不说,就连所中的奇毒,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当然这一切都要基于他那深厚的修为,否则换个实力弱小的家伙,恐怕早已经毒发身亡了。
不过他付出的代价也是很明显的,那便是若是要和人动手的话,只能发挥两三成功力。
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制的话,那么被他压制在体内的余毒,将会强烈反弹。
当然这些他是不会透露给其他人的,毕竟活到这么大的岁数,怎么可能不知道凡事留个心眼的重要性。
尤其是对眼前这个小子,别看傅采林表面上这不客气,但他心中却对他无比的防范。
别看这家伙表现的谦逊有礼,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但他可是很清楚,这家伙的城府有多深。
无论这家伙暗中培养的势力,还是敢冒着欺君之罪的风险,全力帮助自己这个刺杀中原君主的番邦大宗师。
从以上种种就可以看出,这小子对所谓的皇帝,早已经有了不臣之心。
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想法,将自己这个能够对中原君主形成威胁的存在救下。
“傅大师放心,晚辈一定会竭尽全力,寻找灵药,作为大师疗伤之用!”
听了傅采林所说的话,以及表现之后,李二心中虽然有些怀疑这家伙所说的真实性,但是表面上却做出一副必当竭尽全力,为前辈疗伤的态度。
“李二公子之恩,老夫以后自当涌泉相报,只是老夫尚有一事不明,不知公子可否给个解答?”
深深的打量了一眼面前的李二后,傅采林开口问道。
“哦?”
“不知前辈有何问题,晚辈自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听到傅采林说话的这个语气,李二心中暗道终于来了,不过脸上却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老夫身为番邦之人,这次更是联合宇文化及做出了行刺之事,李二公子为何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帮助老夫?”
“要知道二公子如此做,可是做出了欺君之罪啊!”
“若是事情一旦曝光的话,不只是李二公子会遭难,就连你的家族也讨不了什么好。”
“老夫不明白的是为何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二公子这么聪明的人为何还会做呢?”
说完这些话后,傅采林那幽深的目光,落到了脸色微变的李二脸上。
同时心中也有些好奇,面对自己这个有些尖锐的问题,他又会做出什么样的回答?
“前辈说的这些话,晚辈也不否认。”
“不过晚辈一片赤诚之心,却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天下百姓免遭兵灾之苦,哪怕是为此犯了欺君之罪又如何?”
“若是前辈真的陨落于中原的话,高句丽大王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甚至会一怒之下陈兵边关,到时候所受苦的是边关百姓啊!”
“若能够让边关百姓,甚至是天下百姓免遭兵灾之苦,晚辈又何惜此身!”
面对傅采林这个有些尖锐的问题,李二在酝酿了一番情绪之后,述说了其中厉害,表现出一副慷慨就义,视死如归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