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乞丐朱重八(2 / 2)
最开始是上面的尸体,保存了完整体型,然后是下面的尸体,已经腐烂不成人形,暗黄色脓水顺着肩膀肌肉流下去,骨头吧唧掉落而下,激起不知名的液体。
尸体堆积在一旁,三四具烧一趟。
这又有个好处,有全家死绝的,有妻离子散的,有有心无力的,阿英在旁边科普尸体会散播疫情,那些难民就离得远远的,用敬畏的目光看着火焰燃起,看着尸体被烧成灰放入罐子里,再将罐子埋入光秃秃的树下。
“继续搬。”
郑元接过阿英递过来的白醋,做了个简单消毒,也不敢掀开面罩,继续吆喝了一声,带着兄弟们搬运尸体。
阿英也没闲着,架起另外一个大锅,里面放入醋,开始熬煮醋。
“你……你在做啥……”
那是个稚嫩的声音,阿英头也不抬,低着头搅动锅里的醋,醋很熏人,白雾缭绕,呛的她低低咳嗽,她又听见那声音没话找话:“你这面具真奇怪,好像个大乌鸦,你们真奇怪……怎么会去烧尸体呢?”
问问问!
烦不烦啊?!
阿英怒火中烧,哐当一下丢了锅铲,哆嗦着酸软的手腕,指着那人,乌鸦面具后响起少女清脆的骂声:“饭吃了吗?粥喝了吗?有力气干活吗?你很闲吗?很闲就去搬尸体啊,要不就去拾柴火,问问问你属八哥的这么奇怪问东问西的!”
好凶!
那人目瞪口呆,喃喃道:“咱……咱没吃粥……”
阿英仰起头,踮起脚问他:“你饿不饿?”
那人摸了摸肚皮,挠了挠头,肚子咕噜噜响了起来,不好意思的羞涩一笑:“咱……咱饿了……”
阿英噗嗤笑了出来,袖子撸起来,抓过个木碗转身走向粥锅:“等着!”
那人鬼使神差般目光随着少女的身影移动,像个木头一样,直到手里一热,塞入滚烫的粟米粥才回过神来。
粟米很香,木碗消了毒,散发着浓烈醋味。
那少女离他很近,身上穿着古怪,连根头发丝都没漏出来,只是听见清脆如黄鹂鸟般的声音宛如天籁:“吃吧,刚出锅还热着,小心烫。吃饱了就去帮忙搬运尸体,拾材火也行,好歹一天一小袋粟米呢!”
少女身形娇小,年岁不大,带着一股子淡淡的醋味儿,还有药材的苦涩,若有似无的,也有点肌肤香,清清楚楚的,透透彻彻的好闻。
那人不敢说话,弯腰捧着碗,大口吞咽起来,滚烫的粟米粥顺着喉咙滑落,把他烫的嗷嗷叫,不断哈气,那少女却气笑了起来,抓过一碗凉水塞给他:“喝点水,叫你慢点,着什么急啊。”
他嗯嗯呀呀的点头,含糊不清应下,心里却滚烫滚烫的,一碗凉水也浇不灭,他头一次被人关心,那感觉就像柔软纤细的柳枝,散发着勃勃生机,非要往心里钻去,在骨头里发芽。
这姑娘……
是个什么模样呢?
那人忍不住看了一眼又一眼。
一碗粥如此漫长又如此不舍。
吃完了粥该干活了。
那姑娘给了他一个古怪的面罩,教他戴好,藏在油布里的手指,隔着布料,余温淡淡。
他像被烫了一样,猛的缩回手。
“怎么了?搬尸体,比拾柴火要辛苦,也更危险,但是报酬更丰厚。你要是不愿意,就去拾柴火吧。”
那姑娘声音真好听啊。
他忙喊了起来,声音沙哑的厉害,像只丑陋的秃毛斑鸠:“俺、俺愿意的,俺去搬尸体。”
“俺能干活,可能干活了。”
他只是从来没享受过别人的关心,这关心就像风吹过湖水,乍然美好的令他不知所措。
“那行,防护做好了,搬完尸体你别走,回来用醋熏一下消消毒。”这人看起来不太聪明的样子,脸上脏兮兮的,身上也脏兮兮的,自称有力气干活,却身形消瘦,头上光秃秃的没有头发,莫不是个挨了饿,受不了清规戒律逃出来的和尚?
不过和尚也有和尚的难处。
大家都是想活着的人,而且要是什么得道高僧,也不会和难民们挤在一起讨粥吃。
阿英叹了口气,继续熬醋,庄婉泼完醋回来,将手放入温水中用白酒消毒,一边抬头看了眼阿英,好奇的问她:“刚刚那个小乞丐跟你说什么悄悄话呢?”
“没说啥。”阿英摇摇头,他两确实没什么话说。
那乞丐木头的很。
像是个大傻子。
“他叫什么名儿?怎么看起来像个和尚,是不是叫什么慧啊通的?”
庄婉好奇极了,郑家村只有神婆,很少见和尚道士的影子,县城里只有大户人家有人去世,才会出银子去几十里外的道观请道士回来超度,至于和尚,她还没见过呢。
阿英想了想,张嘴喊住那个磨磨蹭蹭,在一旁磨洋工的乞丐:“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儿啊?”
那人愣了愣,手忙脚乱回答,生怕阿英听不见,扯着嗓子喊:“咱、咱叫重八。”
重八?这名儿……
耳熟啊!
阿英张张嘴,和尚,乞丐,重八,重八这名儿在古代就跟张三李四一样常见,重是排行的意思,重八就是家里第八个儿子,和刘邦的刘季是家里第三个儿子名寄一样。
“你、你姓啥?”
那人挠挠头,淳朴一笑:“咱姓朱,叫朱重八。”
“哐当哐当。”
“阿英!”
庄婉吓了一大跳赶紧过来扶她。
阿英犹如五雷轰顶,大锅铲掉进锅里咕噜噜响,她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
我遇到大明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了?
那个开局一个碗,后期超神的天选之子?
舅舅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