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对话桑弘羊(下)(2 / 2)
“我们需要有人拥有更多土地,也需要这种人。土地足够了,他们自然会把目光放在别处。”
“别处?你是说做生意?”
“正是。山寨对于经商者征收经商税,且越是富商,征税越高。对隐瞒资产,逃避税收的商人,施以惩罚,同时,鼓励民间举报此类行径。”
苍涵不断的点头,这便是算缗与告缗了。
桑弘羊让农户租种土地,必须交租金,而不是粮食。
农户租金从何而来?
大多数人会选择卖粮食,若是收粮人是九龙山商户。
这些人,也是征收商业税对象。
当然,苍家寨也可以是收粮商家。
而苍家寨,拥有铸币权……
不过转念一想,苍涵认为依然存在一个可能的问题。
“先生,若是这些大地主不从事商业呢?他们专心做地主,雇佣农户种地,农户们岂不是——”
说到这里,苍涵猛地想起四个字。
他整个人如遭雷击,呆立不动。
南诏与西楚,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主要税种就两项。
除了土地税,另一项,是桑弘羊先前提到的丁税。
丁税,曾经征收方式多为徭役,现在也是用铜钱代替。
“主公?主公?可是我的提议有何不妥。”
不知过了多久,苍涵才回道:“先生,你的提议没有问题。不过,我有一点建议。”
“什么?”
“摊丁入亩。”
华夏历史中,税收政策繁多,且历朝历代,都有所改革。
清朝,出台摊丁入亩政策。
此举标志着华夏实行两千多年人头税,彻底废除。
清朝人口爆炸式增长,自此开始,奠定华夏人口大国基础。
摊丁入亩,就是地丁合一,不再对人口征收税收,征税对象,依然是田地。
丁税存在时,贫农即便一点土地都没有,没有收入来源,也得缴纳丁税。
地主官僚坐拥良田千亩,算人口,也就那么点儿,缴纳丁税极少。
摊丁入亩后,再也不会出现富户多土地,却少丁税。
贫户无立锥之地,反多丁税。
比如苍家寨的流民,他们失去土地家园,流落到九龙山。
哪怕一无所有,也得缴纳丁税,依旧会被剥削。
而摊丁入亩之后,流民无需承担任何赋税,便能靠自己劳作,摆脱流民阶层。
有恒产者有恒心。
无恒产者无恒心。
当然,前提条件是政策严格执行。
苍涵向桑弘羊解释了一遍,何为“摊丁入亩”。
他一边说,桑弘羊越听越震惊。
等苍涵说罢,他直接站了起来。
“主公,这可是你想到的税法?”
“不不不,我哪有这本事。提出这个政策的人,由于某些限制,桑先生怕是无缘得见了。”
苍涵并没有提摊丁入亩的弊端。摊丁入亩本质还是加强封建土地所有制,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对于苍家寨而言,维护的就是山寨利益。
但苍家寨有一特殊之处,不同于任何一个朝代。
苍家寨,忠于苍涵之人,不属于任何门阀士族。
甚至,这些人连家庭也没有。
他们,不会发展出类似于琅琊王氏、颍川荀氏、清河崔氏这样的地方豪强势力。
这是苍涵最大的倚仗。
只要自己不贪财,便能最大限度抑制官僚阶级对普通人的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