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我看你骨骼惊奇(1 / 2)
觉得自己扳回一城的朱元璋本想放下狠话,让苏辰知难而退。
却不想,片刻便已思定的苏辰,压根不吃这套。
“不然怎样?”
“徐将军,我苏辰向来敬重英雄,在我心中,泱泱大明,能称得上英雄的寥寥尔。”
“你!算一个!”
“可惜,你不遇明主,我今日断言!若你回朱皇帝身边,不出十年,必命丧其手,身首异处!”
苏辰的话,如平地惊雷!让朱家父子只觉振聋发聩!
论忽悠,整个大明恐怕无人能出苏辰之左右。
毕竟他熟知明史。
利用这种未卜先知的能力。忽悠谁不是一忽悠一个准。
尤其是这些历史上的知名人物。前生后世,没有他不知道的。
这不,一句话石破天惊!
面对苏辰的定论,朱标是绝不相信的。
“你。。。你如何敢如此咒徐。。咒我父亲!”
且不说徐达与朱家是亲家,就是他与自己老爹的情谊,朱元璋也绝无杀他的可能。
情急之下,差点失言。
“他说他是徐达,我信八分,至于你?徐家长子,徐辉祖?我看未必吧,可别认错了爹!”
见儿子要坏事,朱元璋赶忙喝止。
“常升!还不退下!此子非凡人!岂是你三言两语便能骗去的。”
“是!世伯!”
已然察觉自己失言的朱标,只能捏着鼻子认下父亲给编造的身份。
常升,常遇春次子。后涉蓝玉党案,被杀。
历史上对此人的描述不多,也有说是靖难后被杀的。
属于那种默默无闻的人物。
但对于苏辰而言,朱标的真实身份并不重要。
倒是其官二代的身份,让‘徐达’的身份,在苏辰心中更加坐实了些。
理由有二,一是眼前之人与自己见面后,三句不离百姓,愤青的态度,颇具武将风采。
当年徐达与朱元璋起义后,便提出了须以仁德、不嗜杀为本。治国者当有“合天理,顺人心,爱众恤物,敬老尊贤”之德。
早年的朱元璋也是听了他的话,才能得了天下。
二来,自上次税官被赶出上元县,苏辰已猜到会有今日之事,此刻的锦衣卫还隶属拱卫司,算不上是谍报组织。
若朱元璋要派遣人来暗访,行事谨慎,文武双全,又懂得灵活变通,自洪武六年击溃北元军后,深居简出的徐达,到说得上是最佳人选。
以老朱性子,再派一个徐达熟悉的,赋闲的子侄跟着,更是理所应当,水到渠成的事。
如上元之事,徐达有功,多半会推脱给子侄。毕竟再赏赐徐达,朱元璋只能把皇帝位给他了。
而如果有过,赋闲的子侄拿来背锅,最好不过,也不损徐达一世威名。
见此二人有些坦诚相待的意思了,苏辰悠悠然接着自己的话说道。
“徐将军,可莫要以为苏辰在危言耸听,自你上次出征,三年已过,朱皇帝是个什么心态,想必你比我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