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一、读尽诗书也枉然(2 / 2)
贾政唏嘘不已,他今儿来是辞别圣驾的,估摸着此生该是最后一次上早朝了,看着外面隐隐绰绰的皇城,心头别有滋味。
“想那么多做什么呢。”贾琼劝解着贾政,眼高手低了半辈子,能落个回乡已经是个不错,贾元春终于摆脱了贤德贵妃位,才给他求来了全身而退。
否则,他也得琼州种甘蔗去。
“我害苦了我女儿啊。”
贵妃没了,换了个荣妃,且熬着去吧。
“儿孙自有儿孙福。”贾赦也劝兄弟一句:“回了金陵当一个乡绅也不错,瞧瞧那几家,这么一比,咱家占着便宜呢。”
贾政叹了口气,自己跟着老娘谋划了半生,结果就是个这,真不知是该抱怨还是该庆幸。
贾琼吃饱喝足,扔下十几个大子:“下回得放卤虾油,不放卤虾油怎么吃?”
贾芸陪着笑说一定,可下回又是何年何月呢。
抬头看,月淡星稀;皇城前整整齐齐站着本科进士,期盼着能外殿补官。
再回首,烟火缭绕;红楼梦是是非非都将由此终结,再开卷是我的后续。
站在帐篷前的贾琼,不由吊了一嗓子:“丑末寅初日转扶桑。我猛抬头见天上星,星共斗,斗和辰,它(是)渺渺茫茫,恍恍忽忽,密密匝匝,直冲霄汉(哪),减去了辉煌。”
“嘿!好~~~!”
进士们纷纷扭头去看,帐篷处一众官员围在一起如进了戏楼般的喝彩,纷纷诧异,这里是皇城,何等肃穆之地,岂容这般村夫行径。
带着他们的一位礼部郎中,闻声也看了过去,低声训斥他们:“都是一群油滑老吏,寸步难升之辈,万不可学他们那般自误。”
新科的进士们躬身称是,又把胸脯挺了又挺,一代新人换旧人,我有大鹏之志,岂能与燕雀同行哉。
带队的郎中满意的点了点头,转身紧走几步迎上了唱曲自误之辈贾琼贾雨农。
“雨农,给你派了七位吊榜尾,可满意否?”
本科应贾雨农力争,多补了七位进士,他要带着去琼州和安南。
这可喜坏了礼部诸人,多七个那得是多大的人情,贾雨农真不愧是礼部之星也。
“给我些皮糙肉厚的,别弄一些兔爷似相公来,走不到地方呢,先死在了半路上,我还得赔烧埋银子。”
“可着你先挑!你挑好了我再给吏部送人。”郎中哪还有训进士时的气派庄严,直把新科进士当做牲口一般,任由大主顾相看。
宫门开启,贾琼吊在最后,与周全边走边聊:“市舶司我给你留个位子,你多咱能过来?”
琼州没贾琼,就是个流放之地,有了贾琼,他就要开市大吉。
“难说,我与老裘备不住都得去西征,只要我还能活着回来,一准求了外放找你去。”
贾琼拍拍他肩膀:“来日方长,你也知南洋什么样,大丈夫不许那里捡钱,岂不是亏了这一生。”
周全苦笑:“我也算大丈夫?”
“贴上胡子,谁敢说你不是丈夫,我帮你揍他。”
说说笑笑间,进了金殿,贾琼照例找了那根柱子,撵走了站这的进士。
御史伸头一看是贾琼,冲他一扬脖,扭头看别人是否失仪,贾给事随他意吧,都快走的人了,不惹他为妙。
天子临朝,说了几件事情后,便颁下两枚金印给了冯唐和贾雨村,又嘱咐了几句后,抬首找贾琼。
“贾琼何在?”
一干义愤填膺的进士们,看着那位自甘下流的五品小官迈着四方步去了中间见驾。
正元帝略有不舍,又有些无奈,演的自认入木三分后,才拿起一方银印来。
“爱卿,南海诸事,朕,交给你了!”
削爵去藩、京师击叛、擒拿义忠,贾雨农都乃头功。
越是如此,京师越是容不得他,天子要防,朝臣要谏,自古这也是常理。
贾琼抽身还算早,未功成时便定下了二下安南的退路,功成之后又领了琼州牧守,可琼州不过是广州辖下的一处荒岛,君臣都以为确实有些薄了。
几经商议过后,才在今日早朝要给贾琼定下个名分,琼州升为州府,辖下之地是南海诸岛,你贾琼能占多少,你的辖地便有多大,上不封顶,给你配银印三品督抚衔,领尚书房行走,兼给事中郎,封紫微阁舍人。
贾琼跪谢圣恩,双手接过督抚之印,扭头冲那群新科进士们微微一笑,平生不识我贾雨农,尔等读尽诗书也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