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穿越明朝战神崇祯 > 第57章 卧底暴露

第57章 卧底暴露(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你惹她干嘛?阎王见了她都得绕道  天王行  狐妖:开局成为王权大少爷  综武:我,赵志敬,继魏武风骨  天降萌宝宠爆了  将军府九代得女,皇子抢着入赘  开局满级的我,无限改写命运  大师兄:究竟是谁暗恋我!  全知读者视角:  拐个仙君回现代 

一年收入两季,如今正是小麦账目和第一季水稻账目处理时间,小麦每亩产量九十斤至一百三十斤,收入九十万石。稻谷四十万石。(书中暗表,一石等于后世一百斤)

这还不算秋季芝麻,高粱谷子等作物。加上秋季一年近三百万石,还不交税。

按照十税二,每年税额近六十万石。

给孔府下旨运输五百万两白银,五百万石粮食到凤阳,结果只运输十万石粮食,十万两白银。听说十万石粮食都是多年陈粮,高粱居多。孔府这是喂猪呢?

想起来气就不打一处来。太憋屈了。一年四百万石粮食,卖给李自成,卖给清军,都能赚不少钱。

问题是,这些钱,都是特么清军抢的大明朝的金子银子啊。抢大明的钱,买大明的粮食,再来抢大明朝,怪不得清军在山东抢掠,没有动曲阜,感情这是清军的销赃关系户啊。

孔府福利待遇很好,一天三顿饭管饱,每年春夏秋冬四套衣服鞋帽,这一点值得称道。

半个月来,朱由检每天回到住处,第一件事情就是默写白天账目。东方燕现在很受太夫人器重,已经升任孔府女官,专司侍候太夫人,就连管家见到东方燕,都要礼让三分。

朱由检整理的账目,井井有条,甚至还有创新,后世的会计记账用阿拉伯数字,明朝也有阿拉伯数字,只是用的不普遍,普遍还是汉字数字。把阿拉伯数字运用到账目中,账目立即清晰明了。由此被升迁总账房担任商队账房先生。

商队账目更加庞大,卖出的五谷杂粮,卖出的孔府的酒,曲阜城中所有的商铺租赁收入,税收,都属于孔府的商业账目。

周边十几个府县,都有孔府的屯集,就是后世的集贸市场。屯集收的税收都属于孔府商业收入

孔府的商队遍布大明,大顺,清廷也有,接触到的上半年的总收入八十五万两。

有记录的商铺,总共有一万多间。

其中,各个府县的屯集,租赁的商铺也有四千多间。孔府自己收租,也收税,各个县城,府城的官府还不敢管。

孔府在山东遍布钱庄,放高利贷,利滚利,还不起就拿田地抵账。由此田地增加很快。

孔府是天下第一大家,可不是吹嘘的。在孔胤植看来,朱氏皇帝属于小家暴发户。江西龙虎山张家属于道家之气,孔家才是天下第一大家。

孔府几代人普遍认为,从春秋战国之后,汉朝刘家,唐朝李家,隋朝杨家,元朝成吉思汗,到明朝暴发户朱家,都是昙花一现几百年,只有独尊儒术的孔家,上千年来源远流长。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大家。

其实孔胤植是个实在人,孔家都是实在人,元朝忽必烈夺得天下,孔府立即奉忽必烈为:“儒学大宗师”,问题是儒学大宗师这五个字,忽必烈不认识。汉语也不会说。更搞笑的是孔府元代衍圣公孔元用,加入蒙古鞑子的元军,镇压汉人,最后战死军中。也算是为大元朝尽忠了。

朱元璋夺得天下,徐达擒获元朝末代衍圣公孔克坚,孔克坚见元朝蒙古人远遁漠北,再也没有希望回中原了,就带领儿子孔希学来到南京,孔希学面见朱元璋。

朱元璋训斥孔希学之后,让孔府后人好好居家读书,读书不为汉家所用。读来又有何用?孔府至此恨上大明朝姓朱的了。

后来还是封了衍圣公爵位。明朝历代皇帝对孔府都有赏赐,朱由检更是加封孔胤植为太子太保,后加封太子太傅。对孔府不可谓不厚。

可是李自成打到山东,孔胤植立即尊李自成为大顺永昌皇帝,连皇帝大印都铸造打磨好了,献上金银粮草。谁知道李自成跑得太快,去北京了。山东划给大明朝又姓朱了,孔胤植差点没有闪了老腰。

回到住处,朱由检把账目整理好。计划明天就离开孔府。

晚上,东方燕回来,两人一合计,需要找一个理由,就说去南京投靠亲友,现在月钱已发放,盘缠够用到南京了。

第二天,二人去找老夫人请辞。太夫人呵呵笑了。

娓娓说道:

“你们不是夫妻,对吗?”

朱由检大吃一惊,脸色一变,旋即稳定下来:

“太夫人何出此言啊。”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一梦红楼,偷天换日 魂穿风流八皇子 三国之战神吕布 换宋 融越豪杰志 三国:从何太后妹夫开始 大唐天宝重生 三国董氏王朝 大虞卷王 召唤群雄:最强皇帝模拟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