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这么大名头?(2 / 2)
“这个么,说起来便有些复杂了。”
陆宁轻咳几声,在正式阐述之前先喝了口水。
介绍一个圣人,和介绍其他人可不一样。
其他人,无论是文臣武将,都可以直接用其做了什么事情,也就是有什么功绩来形容。
三两句话,便能让人明白。
但圣人却不一样,这东西得从影响力,在学术领域上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世界做出的贡献,乃至对未来的影响等多维度去阐述才行。
在轻咳几声过后,陆宁才正式开口,“关于这一点,首先要从历史渊源上来解释……”
陆宁一边开口,一边将脑海记忆中,后世对王阳明成为圣人总结出来的原因,一一讲述出来。
这其中包括核心理念知行合一,实践方法,对现在乃至未来,甚至未来除了华夏,对其他国家的影响等等。
陆宁这一开口,时间不知不觉便过去了将近一个时辰。
而朱元璋等人,对于王阳明被成为圣人,也逐渐深刻领会。
“咳咳,总而言之么,王阳明被成为最后一位圣人,并非是无稽之谈。”
“无论从影响力、对世界的贡献还是生平事迹哪个方面来说,他都当得起圣人的称号。”
陆宁说的口干舌燥,接连喝了好几口茶水才缓过神来。
诚然,即便在后世之中,无数人多次对王阳明是否能担当得起圣人称号进行了多次讨论。
其中有人赞同,也有人反对。
但主流观点,却依旧是承认这个称号的。
至于那些反对的人,呵呵,那就不是陆宁能管的了的事情了。
那些东西,还是留到辩论赛和论文中去吧。
众人听完这一切,并没有如同往常一样立刻做出评价。
朱元璋等人,听完陆宁所说的东西,全都陷入到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包括王阳明自己,也低头陷入了思索。
圣人,那些哲学的东西,尽管听陆宁说起来很是厉害。
但为了保守起见,他还是进行了一波自我怀疑。
“凭借这些,我真的有资格被称为圣人吗?”
王阳明不自觉嘀咕出声,脸色一而再再而三的变化着。
圣人两个字,如同两座大山压在他身上,让他感到如芒在背。
朱元璋等人听言,回国神后齐齐望去一眼,而后又相互对视。
“咳咳,王爱卿啊。”
良久,朱元璋率先打破平静,将王阳明从思索中唤醒。
“依咱来看,王爱卿不必如此纠结。”
“你研究的那些学问,到底有没有资格让你变成圣人,咱觉得你也没必要太过在意。”
“后世人既然这样说,那就一定有后世人的道理。”
“归根结底,你研究出的那些东西,被后世人所认可,这就足以。”
朱元璋这回说出的话,头一次不显得那么直白,反而含蓄了许多。
王阳明却听的恍然大悟,眼中划过一丝清明。
对啊,无论如何,他研究的东西对后人有所裨益,这就足够了。
最开始,他也并非是一定要让自己成为圣人。
“陛下说的是,按照佛家的话来讲,微臣方才是着相了。”
王阳明微微一笑,将一切全都抛在脑后,显露出云淡风轻之感。
无论如何,他都要为天地立心,知道这点足以。
至于其他,不过是身后虚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