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廖承勇的怒火(1 / 2)
兴东市警局。
刑侦大队的会议室里,灯火通明。
大队长陶磊沉着脸,看起来不是很高兴。
中午的时候,他的上级直接给他打电话,说一个工地内发生刑事案件,让他带人过去,一定将凶手缉拿归案。
平时这种案件,一般不会惊动他这个大队长,领导亲自给他打电话,说明这案子不一般。
陶磊急忙带人赶了过去。
到现场一看,只见十几个人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哼哼,一旁有几十个民工在围观,个个脸上充满着难以置信的表情。
陶磊例行公事对伤者进行了询问,然后让人送伤者上医院。
听完几个伤者的陈述,陶磊心里震惊不已,一个人,不过几分钟,竟将十几个彪形大汉打倒在地,这是什么身手?
陶磊刚才检查了几个伤者的伤势,虽说这些人躺在地上起不来,但是都没有致命伤,只是手脚被被一种特殊手法打到,一时半会起不来,伤势最严重的,是那个叫农光民的经理,右脚骨折,整个脚肿了一圈,这说明,动手的人留了分寸。
陶磊对围观的民工进行问询。
看着这些民工群情激愤,所说的事情和那些伤者有着很大的出入,陶磊脸色渐渐变得阴沉起来。
陶磊是一位颇有正义感的执法者,最痛恨的就是仗势欺人,所以,在了解了一个大概之后,心里很是愤怒。
回到队部,他立刻召集人员开会。
当中,领导又打电话过来,说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将凶手绳之以法。
凶手???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打架斗殴的刑事案件而已,怎能随便将之称为凶手?
陶磊将自己了解的情况如实跟领导做了汇报,说现在还不能轻易下定论。
谁知领导不由分说,直接将他训了一顿,还勒令陶磊在一天之内将凶手抓到,不然难以平复民愤。
民愤?
陶磊心里叹息,但面对顶头上司,他只能听令而行。
\廖承勇,今年三十岁,在部队当过七年的兵。\
陶磊右手有节奏的敲着桌子:\根据我们调查的结果,应该是在部队的特种部队服过役,精通各种擒拿格斗。\
\廖承勇本来有一个和睦的家庭,但是去年的一场变故让他妻离子散,这两个月在工地上工作。\
一个警员插话。
\今天的情况大家都了解了,是因为资方没能及时发放工资而引起的冲突,廖承勇将十几个人打倒后离去,应该不会跑得很远,家里卧床的母亲,在亲戚家的幼儿,这是任何一个正常人都放不下的牵挂,所以,我们的重点,就是盯住这两个地方,一旦发现,马上将他缉拿归案!\
陶磊一锤定音,布置了下去。
\叮铃铃\
陶磊拿起手机:\陶队,凶手出现了!\
一个声音响起。
陶磊脸一寒,严肃的说道:\请注意你的说辞,现在案子还没定性!\
\是陶队。\
对方讪讪的说道。
\你们几个盯着,我马上带人过去,记住,对方是一名退伍军人,身手不凡,我们没到之前,你们千万不要动手!!!\
挂了电话,陶磊带着人马,坐上几辆警车,呼啸而去。
破旧的小巷子。
一间简陋的二居室内。
廖妈妈正在艰难的站着身子,扣扣索索的做饭。
沧桑的面容带着一丝泪痕,廖妈妈了解自己儿子,他绝不是今天警察所说的什么杀人凶手!
胃癌晚期,这对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人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看到儿子为了她的病情,卖了房子,盘了饭店,儿媳妇走了几个月,孙子不得已托付给亲戚照看,想到这些,廖妈妈心如刀割。
廖承勇站在离家不远的一个房顶上,看着母亲佝偻的身影,虎目泪光闪闪,心里又悔又恨,恨的是自己没本事,不能让母亲安享晚年,悔的是不应该那么冲动,将人打伤。
有几个人影若隐若现,廖承勇知道这是警察,他并不想将事情闹大,所以在暴露行踪后,廖承勇找到这个隐秘的楼顶,远远的看着拖着重病身子的母亲。
一阵警笛响起,几辆警车停在廖承勇家楼下,跳下十几个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