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高三结算(1)(1 / 2)
周六一大早,崔让被一阵“砰砰”的闷响声吵醒,他了一会那噪音,但始终没有搞清楚声音来源,只好无奈的穿好衣服跳下床,他要看看李嘉豪究竟在搞什么名堂。
崔让寻着声音来走到客厅,只见阳台上,李嘉豪正在挥汗如雨的打沙袋。
崔让一愣,昨天家里还没有沙袋啊。
“醒了?赶紧来跟我一起锻炼吧!”李嘉豪精神饱满。
宁泽的早晨天气已有些冷了,可李嘉豪的白色背心已经被汗水浸透,头上还散发着热气,脖子上还搭着的擦汗毛巾也不停往下滴水。
他是昨晚出院的,他额头上被南峰用膝盖顶开了皮,还不至于缝针,但伤口很深,愈合后留下了一道显眼的疤。
不过从那天起李嘉豪就埋下了变强的种子,今天是他落实的第一天。
“哪弄的这个?”崔让问沙袋的来历。
“一早快递送来的,那时候你正睡着呢。”
“怪不得。”崔让点点头,他心说怪不得睡梦中听到了门铃声,原来是快递。
“头不疼了,你不是号称失血过多?”崔让瘫倒在沙发上,调侃道,李嘉豪为了博那琳同情,经常提“失血过多”这四个字。
李嘉豪也不气,继续嘚瑟:“那是,养了好几天,再加上我师姐的精心照料,现在不光不疼了,我还容光焕发呢我,我还佛光普照呢我!”李嘉豪接着打沙袋。
“你还会用成语了你。”崔让笑了。
李嘉豪正准备饿虎扑食去掐崔让脖子,但一阵“滴滴滴滴”,李嘉豪的QQ进消息了。
他拿起手机,果不其然发信人是“武女神”。
他嬉笑着把手机伸到崔让脸前,显摆道:“你看吧,我们可心有灵犀。”
之后李嘉豪对着他的沙袋一顿拍照,显然是跟那琳显摆呢,事后两人又聊了两句,这才把手机放下。
崔让无语,“你俩也真是,不是刚见过面吗?”昨晚他们庆祝李嘉豪出院,一直吃到凌晨两点多,这会才八点,分别了六个小时不到。
“一秒不见,如隔三秋呀。”李嘉豪拽词儿的时候总爱摇头晃脑,跟古时候念书人一样。
“你这也算因祸得福。”
“屁的因祸得福,我跟师姐那叫天造地设,早不成晚成,晚不成早成,哪来的‘祸’一说?李嘉豪年纪不大,人还挺迷信,“好了,现在办正事儿,过来给我指点一下。”
“你不是练过吗?怎么都忘了。”
“那算什么练过呀?”李嘉豪捂脸。很早以前李嘉豪确实练过搏击。
但不是在崔让和那琳的那家搏击俱乐部,那一家虽然规模很大而且种类丰富,但是教练都太严格,李嘉豪只上了十分钟试听课就溜之大吉了。
后来,也不知道他老爸从哪儿给他找了一个半吊子拳击家教,水平不咋地,嘴皮子耍得倒很威风,愣是把天赋平平的李嘉豪夸成了小号泰森,家里上上下下都喜欢他。
可就是练了两年多,李嘉豪只继承了恩师那套违背祖宗意愿,才同意传授给他的正宗牌疯狗拳……
几年后李嘉豪稍微懂事,才明白过来当年的恩师不过是个江湖骗子。
但他的疯狗拳可是一时半会改不过来了。
“你还是先练身体素质吧,没身体,练这些花架子没用的。”崔让由衷的建议。
“跟你混事儿的这么长时间,这点道理我还不懂吗?”李嘉豪翻了个白眼。
正说着,门铃响起,李嘉豪快步走过去开门。又是一件一件快递,还是那个快递小哥,满头是汗的站在门口喘着粗气,这一次的快递比刚才的沙袋还要沉,还要大。
“喝水喝水。”李嘉豪递上一听冰可乐,示意小哥先不急往里搬。
小哥本来不好意思,但架不住李嘉豪的热情,接过饮料后打开,咕咚咕咚一饮而尽,可见确实累坏了。
“你们应该是体育生吧,看着年纪不大,平常也没人买这个。”小哥缓过气,搭讪道。
“那倒不是,纯文化生,念书人,就是平时练练。”李嘉豪呲牙笑着回答。
“买了什么?”快递是分开包装的,崔让没看出来买的什么,很是好奇。
“一套杠铃,一百公斤的,还有配套的床板和铁架子。”李嘉豪笑着挠了挠头,“听你的练身体,这次应该够了吧。”
“你是真下决心了。”
“那当然啊,做戏做全套喽。”
三人一起把快递搬到了阳台,等李嘉豪轻点零件一个不少后,快递小哥这才下楼。
组装环节李嘉豪有点犯难,虽然有图纸,但他懒得看,于是喊崔让:“过来帮帮我呀。”
“不,我要睡觉。”崔让也开了一罐可乐喝了几口,就回房间了,刚一躺下就睡着了。
可没一会儿,一阵叮叮咣咣的声音再次传来,崔让只得把被子蒙住头。他必须睡好觉,因为下午他还有约。
醒来已经是下午两点了。李嘉豪早就没了动静,正在自己房间呼呼大睡,崔让走过李嘉豪卧室甚至还听见了微微的喊声。
餐桌上是李嘉豪给他留的汉堡,不过已经凉了。崔让动作很轻,把书包单间挂在肩膀上,拿起汉堡出门,关门,没有弄出一点声音。
崔让骑上山地车边啃汉堡边骑,不一会就来到了学校门口。周六的学校门口很是冷清,两旁的小商铺也没什么人。一般周五放学那会儿是人最多的时候。
保安大叔听崔让说自己是回学校自习的,想都没想就放他进去了。
其实崔让是来赴约的。赴蔡忠的约。
南峰进医院不久后,崔让就收到了蔡忠的电话:“星期六,实验楼楼顶等等你,不来是孙子。”他还记得电话中蔡忠声音嘶哑,仿佛每说一句话喉咙都会拉出血。
崔让刚走进实验楼,寂静的氛围突然被打破。实验楼仿佛像一个刚刚睡醒的大汉,开始躁动起来,连带着微小的震动传到了崔让脚下。
崔让知道,那是很多人同时下楼产生的脚步声和振动。
很快,一个个穿着黑色校服的男生从大门里鱼跃而出,在崔让面前依次排好,但很快门前这片空地就站不下了,有些索性直接站在楼道里等着。
他们手上都拿着明晃晃的钢管或甩棍,与黑色校服形成鲜明对比。